[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其制备方法及电化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2054.4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川;刘杲珺;高飞飞;杜敬然;李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锂膜(宁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51 | 分类号: | H01M50/451;H01M50/434;H01M50/403;H01M50/49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程晓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复合 多孔 隔膜 制备 方法 电化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其制备方法及电化学装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包括基膜层、无机层以及有机多孔涂层,有机多孔涂层部分或者全部涂覆在无机层远离基膜层的表面上,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由陶瓷颗粒堆叠形成,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1.0μm,粒度均一度((D90‑D10)/D50)为3.0‑10.0,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单层厚度为0.2‑4μm,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被有机多孔涂层渗透后,无机层单位面积重量增值为0.2‑0.6 g/m2,该隔膜能够同时解决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层间粘结性以及离子传导性的问题,进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用隔膜,以及具有该隔膜的电化学装置。特别涉及具有有机/无机复合层的多孔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具有该隔膜的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在锂二次电池中,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通常为聚烯烃类膜,因此容易出现热收缩,在锂电池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考虑使用陶瓷涂覆的基膜,进而解决聚烯烃基膜的热收缩问题,但是单纯的陶瓷涂覆,容易导致隔膜与电极之间的粘合性不足。因此在此基础上,引入有机涂层,进一步提升与电极之间的粘合性,较为成熟是使用PVDF类物质作为有机涂层。
但是当形成基膜-无机层-有机层进行多层复合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1. 多层之间的层间粘合性无法保证,在加工和卷绕过程中,无机层中的陶瓷颗粒容易从隔膜中嵌脱导致电性能劣化;2.透气性难以控制,离子传导率下降,导致电性能下降,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个问题难以调和,提升层间粘合性会导致透气性下降,如果追求透气性,则层间粘合性则又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CN104508864B从粘结性多孔层涂布量偏差的角度考虑,认为粘接性多孔层的涂布量产生偏差,则与电极的粘接性也容易产生偏差,通过设置单位面积重量的标准偏差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同时实现确保充分的粘接性和离子透过性,但是该方法只是从整体上体现涂层涂覆的均一性,有一定的效果,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两个问题解决的影响有限。
CN104641491B则限定粘结性多孔层为原纤维状的PVDF系树脂,通过限定原纤维径,进而限定产生的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但是并不涉及多孔无机层,隔膜所体现的热收缩性能较差。
CN105684190A则从工艺的角度考虑,通过图案化转印粘合剂层,减少对多孔基板孔的渗入,实现粘合强度的提高,并且使对多孔隔板的孔隙度、厚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最小。但是该工艺较为复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基于不同的表面,转印图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
由此可见,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同时解决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层间粘结性以及离子传导性的问题,进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该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系统的研究,最终发现控制有机多孔涂层对无机层的渗透深度和渗透比重,可以得到理想的界面粘结性以及离子传导性能,进一步地,对所形成的隔膜最外层的有机多孔涂层的表面孔面积进行限定,也能进一步的提升与电极的粘合性。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多孔隔膜,包括基膜层、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以及有机多孔涂层,无机层部分或全部涂覆在基膜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有机多孔涂层部分或者全部涂覆在无机层远离基膜层的另一表面上,其中:
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由陶瓷颗粒堆叠形成,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1.0μm,粒度均一度((D90-D10)/D50)为3.0-10.0,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单层厚度为0.2-4μm,含有陶瓷颗粒的无机层被有机多孔涂层渗透后,单位面积重量增值为0.2-0.6 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锂膜(宁乡)有限公司,未经中材锂膜(宁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