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31745.2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宇;李之鹏;任丹;柳峰;狄文亮;尤宏;冯军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润(山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C02F1/6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沫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火炬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该系统中,第三曝气装置通过尾气输送管路接收由出气口排出的氧化性气体;第二投加装置设置于出水管路上;第一投加装置与第二腔体连通,pH调节装置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进水管路、第一曝气装置和第二曝气装置分别与第三腔体连通;有机废水通过进水管路进入第三腔体中,第一曝气装置用于向第三腔体通入氧化性气体,第二曝气装置用于向第三腔体通入空气,第一投加装置用于向第二腔体通入氧化剂,第二投加装置用于向出水管路通入氧化剂,pH调节装置用于向第二腔体通入酸液。本方案能够解决在对废水处理过程中铁碳填料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解处理工业废水发展十分迅速,现已用于印染、电镀、石油化工、制药、煤气洗涤、印刷电路板生产等工业废水及含砷、含氟废水的处理工程,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脱色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以废治废,运行费用低。
铁碳微电解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微电解技术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然而,铁屑在酸性介质中长期浸泡后易于板结成块,造成堵塞,形成沟流,使操作困难,处理效果降低。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能够解决在对废水处理过程中铁碳填料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第一投加装置、第二投加装置、第一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第一铁碳填料、第二铁碳填料、pH调节装置、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尾气输送管路、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其中:
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二承托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反应器内,所述第一铁碳填料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托板上,所述第二铁碳填料设置于所述第二承托板上,所述第二承托板位于所述第一铁碳填料的上方,所述第二铁碳填料和所述第一反应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承托板和所述第一铁碳填料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一反应器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二承托板均设置有通水孔;
位于所述第一腔体顶部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尾气输送管路和所述第二反应器的第三曝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曝气装置通过所述尾气输送管路接收由所述出气口排出的氧化性气体;
所述第一腔体还通过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反应器连接,所述第二投加装置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所述第一投加装置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pH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进水管路、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有机废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路进入所述第三腔体中,所述第一曝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三腔体通入氧化性气体,所述第二曝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三腔体通入空气,所述第一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通入氧化剂,所述第二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出水管路通入氧化剂,所述pH调节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通入酸液。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
在所述第一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通入过氧化氢时,过氧化氢分别与所述第一铁碳填料和所述第二铁碳填料中的铁形成芬顿体系;
在所述第一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腔体通入过硫酸盐时,所述第一铁碳填料和所述第二铁碳填料用于对过硫酸盐进行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润(山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润(山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1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负载且连接方式可变的汇流盘
- 下一篇:一种无铬耐指纹钢板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