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瓣膜固定装置及人工瓣膜固定装置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6240.7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9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尹风;陈卓;林雄涛;张亮;杨柳;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瓣膜 固定 装置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瓣膜固定装置及人工瓣膜固定装置输送系统,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呈弹性,在固定架上形成有夹持腔体,在固定架形成有多个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第一夹臂上形成有第一夹持面,第一夹持面朝向第二夹臂,在第二夹臂上形成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面朝向所述第一夹臂,且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互靠拢;在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朝向所述第二夹臂,或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均设有所述锚固件,在所述第一夹臂上的锚固件朝向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二夹臂上的锚固件朝向所述第一夹臂。本市发明能够提高人工瓣环与瓣窦的连接稳定性,防止人工瓣环移位导致人工瓣膜整体移位,失去作用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瓣膜固定装置及人工瓣膜固定装置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的主动脉瓣返流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瓣瓣叶变形、增厚、钙化、活动受限,从而使瓣膜关闭不充分,射出的血液又流回左心室;从而导致血液返流造成有效的搏出量减少就称之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大多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狭窄。最常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原因是风湿性的心脏瓣膜病,此外,还有细菌性的心内膜炎、马凡综合征、先天性的主动脉瓣畸形以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也是临床上可以造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
目前,对于主动脉瓣返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植入人工瓣膜替换原生瓣膜的方式实现,由于主动脉瓣返流与主动脉瓣瓣叶钙化不同,如果瓣膜支架上不设置锚定机构的话,容易导致瓣膜支架移位。目前常用的方式主要分为在瓣膜支架上设置锚定机构或采用分体式植入的方式,先植入瓣环,在植入人工瓣膜,利用瓣环箍紧原生瓣叶和人工瓣膜(原生瓣叶位于瓣环和人工瓣膜中间)两种方式。采用分体式植入方式具有固定更加牢固的有点,且人工瓣膜不需要与瓣环直接接触,避免过大的径向力导致传导阻滞。
但是,现有的瓣环的与人工瓣膜之间的连接由于原生瓣叶比较滑,导致瓣环夹持原生瓣叶后仍然会在血液的冲刷下发生移位的情况。不便于瓣环与瓣窦之间的固定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瓣膜固定装置及人工瓣膜固定装置输送系统,能够提高人工瓣环与瓣窦的连接稳定性,防止人工瓣环移位导致人工瓣膜整体移位,失去作用的情况发生。
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弹性,在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夹持腔体,在所述固定架形成有多个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在所述第一夹臂上形成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朝向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二夹臂上形成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面朝向所述第一夹臂,且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互靠拢;
在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朝向所述第二夹臂,或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均设有所述锚固件,在所述第一夹臂上的锚固件朝向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二夹臂上的锚固件朝向所述第一夹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支撑臂,在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或第二连接臂上形成有所述锚固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件呈折弯状,包括主体和倒钩,所述倒钩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有限位夹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呈一体成型的圆环状,在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多个封闭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顶部弹性连接,在所述框体上设有所述支撑臂,在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在支撑臂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朝向所述第二夹臂弯折,且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在两个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有弧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6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