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检测用的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4605.2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波;姜仲秋;孙云龙;周华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聚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7 | 代理人: | 李闯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食品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将液体取样功能和固态颗粒取样功能结合为一体,且难以实现对不同高度处食品的取样,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检测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可移动底座和竖板,竖板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下方设有可调取样组件,且可调取样组件由第二固定板和便携取样机构组成,竖板上安装有下料输出箱,下料输出箱的下方放置集样管,且下料输出箱上安装有样管防脱机构;本发明通过便携取样机构将固态颗粒食品取样和液体食品取样功能巧妙结合为一体,提升了装置性能,功能多样,且方便对不同高度处的固态颗粒食品和液态食品进行取样,有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检测用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食品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指标的检测,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随着日益增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的需求正不断加大,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进行取样。
目前一般通过管道进行液态食品抽出以实现液态食品的取样,以及人工通过瓢勺舀起固态颗粒食品以实现固态颗粒食品的取样,难以将液体取样功能和固态颗粒取样功能结合为一体,在进行不同状态食品的取样时需要更换取样设备,操作不便,且在进行液态食品和固态颗粒食品进行取样时仅能在食品上层进行取样,难以实现对不同高度处食品的取样,对后续的食品检测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检测用的取样装置,通过便携取样机构将固态颗粒食品取样和液体食品取样功能巧妙结合为一体,简化了设备结构,提升了装置性能,功能多样,且方便对不同高度处的固态颗粒食品和液态食品进行取样,以及方便对取样食品进行收集,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将液体取样功能和固态颗粒取样功能结合为一体,且难以实现对不同高度处食品的取样,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食品检测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可移动底座和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可移动底座顶部的竖板,且竖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下方设有可调取样组件,且可调取样组件由第二固定板和便携取样机构组成,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平移机构,且平移机构作用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和齿条板,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旋转下插杆,且旋转下插杆竖直设置并与便携取样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和中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板相啮合的齿轮,所述中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旋转下插杆啮合连接,所述中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与旋转轴啮合连接,所述竖板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料输出箱,所述下料输出箱的下方放置集样管,且下料输出箱上安装有样管防脱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包括处理器和触摸屏,处理器通信连接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发送待取样食品的产品信息和取样要求信息至处理器,触摸屏对待取样食品的产品信息和取样要求信息进行显示;其中,待取样食品的产品信息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批次号,取样要求信息包括取样次数、单次取样重量和对应的取样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由通过电机走固定安装在水平板上的平移电机和安装在水平板底部的双轮收放轴组成,且平移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驱动双轮收放轴,所述水平板的底部通过滑轨安装有平移滑座,平移滑座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平移滑座上固定设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和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均与双轮收放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4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