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钢承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23292.9 | 申请日: | 202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生;高绪坤;车德慧;朱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泽恒镒科技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24;B65D8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魏盼红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卷钢承载装置,其包括托架,架设在托架上的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呈V型的相对设置,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分别用于对卷钢相背两侧进行支撑限位,第一径向限位板和/或第二径向限位板位于卷钢两端分别安设有轴向限位组件,轴向限位组件在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本申请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卷钢的运输效率,而且轴向限位组件还可以提升卷钢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卷钢在运输过程中的横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钢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卷钢,又称钢卷,由钢材热压、冷压成型,主要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方便进行各种加工,如加工成为钢板、钢带等;在卷钢承运过程中,需要通过卷钢集装托架进行承载,以避免卷钢产生滚动及轴向的滑动;常见的卷钢集装托架的轴向限位结构不具备调节能力,只能适应轴向宽度特定的卷钢,还需要工作人员对车厢上的卷钢集装托架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对卷钢的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卷钢的运输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卷钢承载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卷钢承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卷钢承载装置,包括托架,架设在托架上的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呈V型的相对设置,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分别用于对卷钢相背两侧进行支撑限位,第一径向限位板和/或第二径向限位板位于卷钢两端分别安设有轴向限位组件,轴向限位组件在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卷钢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可将卷钢放置在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之间,使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分别对卷钢相背两侧进行限位,并使卷钢底部与托架上表面抵接,然后根据卷钢轴线方向的长度,对轴向限位组件在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位于卷钢两端的两个轴向限位组件之间的间距等于卷钢的长度,使卷钢两端分别与两个轴向限位组件相抵接,从而实现对卷钢在其轴线方向上的限位,使装置可以适应更多长度的卷钢,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车厢上的卷钢集装托架的更换频率,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卷钢的运输效率。
而且轴向限位组件还可以提升卷钢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卷钢在运输过程中的横向移动,相比于现有的卷钢运输托架横向限位装置更加的简单、可调节、操作简便。
可选的,所述轴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径向限位板和第二径向限位板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销杆,所述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与销杆配合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限位块在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将限位块通过销杆与设定位置处的通孔进行插接配合即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轴向限位组件的调节效率。
可选的,所述销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安设有一用于限制销杆从对应通孔内脱出的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件的设置,减少了销杆与通孔发生自由分离的可能性,提高了销杆与通孔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挡件为同轴套设并固定在销杆端部的环板,所述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上位于每个通孔的上方各开设有一与对应通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环板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销杆插接在通孔内时,工作人员可先将销杆带有环板的一端与让位孔对齐,然后将销杆端部连同环板穿过让位孔,之后向托架的方向即斜向下的方向滑动限位块,至环板与限位块之间的销杆滑入通孔内,使环板与第一径向限位板或第二径向限位板背离限位块的一侧相互卡设,限位结构简单,卡设稳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泽恒镒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北京睿泽恒镒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3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