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3136.2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堂;王琨;张乐;马运宇;马荣辉;时永豪;张献鹤;孙云霞;张喜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4;F23G5/033;F23G5/44;F23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郑婷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电厂 污泥 生物 颗粒 替代 煤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工作:先把需要使用的污泥存储到存储容器内,所需储存容积为2‑5天的污泥处理量。本发明通过混合搅拌壳、干燥壳、破碎壳、臭气处理器、抽取泵、排料泵、第一抽气机、第二抽气机、电动推杆、刮板和搅拌电机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使得污泥和生物质颗粒可以同时利用,使其混合一起,而且避免混合搅拌壳内污泥容易粘附在内壁上,从而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了污泥中的含水量,同时把污泥、生物质颗粒、煤粉和稳定剂进行混合,从而保证了后期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衍生品。目前我国的市政污泥年产量已超过了 4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00万至9000万吨,且市政污泥年产量呈逐年增大趋势。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生物质具体是指地球上所有活的和死的生物物质以及新陈代谢产物的总称。相比于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石油燃料而言,生物质燃料不仅是唯一的可再生碳源,而且具有无净碳排放、硫含量低和可生物降解的优势。近年来,生物质能源以其实用性、可行性、广泛性等特点而被重点关注。生物质能源来源广泛,甘蔗、玉米、秸秆和一些工业有机垃圾都可以成为原料。因此,制备这类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燃料具有重要意义。
燃煤电厂掺烧污泥和生物质颗粒时,一般都要对含水量较高的污泥进行干化预处理,同时需要对生物质颗粒进行预处理,污泥在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同时容易导致处理设备的内部粘附大量的污泥,降低了污泥的利用率,降低了燃烧效率,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碳的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生物质颗粒替代煤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先把需要使用的污泥存储到存储容器内,所需储存容积为2-5天的污泥处理量,然后准备加工设备,加工设备为混合搅拌设备、干燥设备、破碎设备和臭气处理设备;
S2、混合搅拌:通过抽取泵把存储容器内的污泥排入进混合搅拌壳内进行搅拌混合加工,同时向混合搅拌壳内投入少量的煤粉,同时把生物质颗粒加入进搅拌壳内,通过搅拌杆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5分钟,然后加入稳定剂,再次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钟;
S3、干燥处理:将S2得到的物质通过排料泵排入进干燥壳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时间为15-25分钟,干燥温度70-100℃,干燥完成后需要自然冷却;
S4、刮除处理:将S2内的物料全部排入进干燥壳内,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刮板向下运动,对混合搅拌壳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得物料全部排入进干燥壳内;
S5、粉碎处理:将S3干燥完成后的物料投入进破碎壳内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制成颗粒状混合燃料,然后通过传输带把燃料传输到锅炉旁,然后投入进锅炉内掺烧发电;
S6、废气处理:搅拌的过程中启动第一抽气机,使得第一抽气机把物料混合搅拌时产生的臭气排入进臭气处理器内,当干燥壳内的物料干燥完成后取出物料前,同时启动第二抽气机,把干燥壳内的臭气排入进臭气处理器内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混合搅拌壳上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混合搅拌壳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刮板安装在两个电动推杆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3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