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培养海洋微藻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0142.2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宇阗;吴成松;张爱华;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2;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培养 海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培养海洋微藻的装置,包括托板,托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培养皿的挤压槽,挤压槽下方的托板内开设有抽拉槽,且抽拉槽的内部设置有抽拉板,抽拉板内部开设有用于放入热源的储热槽,储热槽与挤压槽间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用于将储热槽内热源释放的热量传送至挤压槽底部,培养皿上安装有器皿盖,器皿盖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调节通风量的转动槽。本发明专利不仅实现了对装置内部海洋微藻培养环境温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大规模装置培养海洋微藻培养皿的固定功能,而且实现了对装置培养海洋微藻过程中的通风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微藻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培养海洋微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培养微藻的装置是提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的装置,微藻是与大型藻相对的,肉眼不可见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类,约占藻类总数的70%左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生态藻类。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对装置内部海洋微藻培养环境温度的调节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由于外界温度过低造成海洋微藻培养过程中冻亡的现象;
(2)传统的此类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对大规模装置培养海洋微藻培养皿的固定功能,从而降低装置培养海洋微藻时培养皿的稳定性;
(3)传统的此类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对装置培养海洋微藻过程中的通风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同时对多个培养皿进行通风时造成不同营养液相互交叉混合的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和通风功能的大规模培养海洋微藻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外界温度过低造成海洋微藻培养过程中冻亡的现象、装置培养海洋微藻时培养皿的稳定性差以及同时对多个培养皿进行通风时造成不同营养液相互交叉混合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大规模培养海洋微藻的装置,包括托板,托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培养皿的挤压槽,挤压槽下方的托板内开设有抽拉槽,且抽拉槽的内部设置有抽拉板,抽拉板内部开设有用于放入热源的储热槽,储热槽与挤压槽间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用于将储热槽内热源释放的热量传送至挤压槽底部,培养皿上安装有器皿盖,器皿盖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调节通风量的转动槽。
进一步地,挤压槽内侧壁沿周向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挤压槽内侧壁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圈,并且橡胶保护圈的内侧壁与培养皿的外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储热槽内部填塞有镁粉颗粒,储热槽上方培养皿的下方开设有等间距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一端与储热槽的内部相连通,并且通孔远离储热槽的一端皆与培养皿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器皿盖的下方设置有卡板,培养皿内侧壁的表面皆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板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沿周向皆固定有等间距的挡风板,且挡风板表面转动杆的外侧壁皆固定有手拨片;器皿盖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等间距的通风口,且通风口与培养皿的内部相连通,并且通风口与挡风板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抽拉板一端的表面铰接有拉动把手。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装置内部海洋微藻培养环境温度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对大规模装置培养海洋微藻培养皿的固定功能,而且实现了对装置培养海洋微藻过程中的通风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未经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0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