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5919.6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杰;王亮;徐静;周珊;张鹏;张志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华东智能线缆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邱锴文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缆 柔韧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架设有两个支架,底座上且位于两个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桩,固定桩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旋转螺栓,旋转螺栓的第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旋转螺栓的第二端与支架驱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两侧的调节把手,控制两个支架的间距,每个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两个第一滑轮对电缆形成两端支撑,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始终位于两个第一滑轮之间,下行的第二滑轮与两个第一滑轮配合将电缆压弯。上述测试装置实现了对电缆不同弯曲半径下柔韧度的的测量,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发明还对应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缆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内部电器产品的增加,然而车内空间受限,汽车电缆数量在增加,敷设的空间在减小,需要充分利用车内狭小的空间,汽车电缆在该狭小空间下敷设,对电缆的柔韧度提出了要求。然而现有测试柔韧度的设备不能具体到电缆指定弯曲半径下的柔韧度,无法满足更高的柔韧度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以便测试电缆在不同弯曲半径下的柔韧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方法,满足测试需要。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架设有两个支架,底座上且位于两个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桩,固定桩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旋转螺栓,旋转螺栓的第一端设置有调节把手,旋转螺栓的第二端与支架驱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两侧的调节把手,控制两个支架的间距,每个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两个第一滑轮对电缆形成两端支撑,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始终位于两个第一滑轮之间,下行的第二滑轮与两个第一滑轮配合将电缆压弯,从而进行柔韧度测试。
特别地,直线滑轨的截面呈T字型,支架的底部对应直线滑轨开设有T型孔。
特别地,底座上设置有与直线滑轨平行排布的刻度尺,支架上设置有箭头标记,用于直观反映两个支架的间距。
特别地,支架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与旋转螺栓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且轴向限位的连接座。
特别地,升降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压力机衔接的固定孔。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方法,基于上述的汽车电缆柔韧度测试装置,其包括步骤:
取样,根据电缆外径选取N段同样长度的试样;
选用滑轮,根据电缆外径选定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型号;
调整支架,根据规定弯曲半径下的柔韧度测试需要,调节两个支架间距;
设定压力参数,根据需要设置压力机的压缩速度;
测试试样柔韧度,将各段试样逐个横架于两个支架的第一滑轮上,启动压力机,使升降座的第二滑轮压弯试样,直至压力机显示压力值不再增加,记录下压过程中最大力值;
计算电缆柔韧度力值,取N段试样最大力值的平均值,即为该电缆在规定弯曲半径下的柔韧度。
特别地,取样过程中,各段试样无肉眼可见的曲率,如有弯曲进行校直处理。
特别地,调节支架时,根据电缆外径φD、滑轮内径φd,测试电缆m倍φD弯曲半径下的柔韧度,则两个支架的间距X=m×φD+φd。
特别地,压力机的压缩速度设置为100m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华东智能线缆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华东智能线缆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5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