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13660.1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2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芮菡;吴忠明;李隆新;肖红纱;张德良;赵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6;G06T17/05;G06T17/20;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重 介质 模型 碳酸盐 岩气藏大 斜度 产量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属于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生成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的三维地质体并对其进行非结构三维四面体网格剖分;基于三重连续介质模型建立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的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基于控制体积有限元算法对建立的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并构建全隐式迭代矩阵;建立定井底流压生产制度下的大斜度井气水同产全隐式数值井模型并嵌入上述全隐式迭代矩阵,从而构建包含内外边界条件的完整求解矩阵;对上述完整求解矩阵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不同时间下的产量。本发明建立了大斜度井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有水气藏大斜度井产量的准确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具有非均质性较强、地质开发甜点分布不均、面临水侵风险等特征,矿场上通常采用大斜度井进行开采,以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降低水侵风险,提高产气量。同时,不同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普遍存在的米级大尺度缝洞体,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广泛发育毫米级的小尺度孔缝洞储层,仍然采用离散缝洞模型进行储层建模和空间剖分,将导致离散网格数量巨大,计算困难。本发明考虑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和大斜度井开发特点,建立基于三重连续介质模型的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结合三维四面体网格,采用控制体积有限元法建立全隐式数值模型并求解,该方法可以对碳酸盐岩有水气藏大斜度井的产量进行模拟预测并实现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生成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的三维地质体,对所述三维地质体进行非结构三维四面体网格剖分得到网格离散模型;所述碳酸盐岩有水气藏中存在大斜度井;
S2:基于三重连续介质模型建立所述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的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S3:基于控制体积有限元算法对建立的所述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并构建全隐式迭代矩阵;
S4:建立定井底流压生产制度下的大斜度井气水同产全隐式数值井模型,将所述全隐式数值井模型嵌入所述全隐式迭代矩阵中构建包含内外边界条件的完整求解矩阵;
S5:对所述完整求解矩阵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不同时间下的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于三重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大斜度井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实现了基质孔隙系统、裂缝系统和小尺度溶洞系统间流量交换以及气水两相非线性流动规律的准确表征。
2.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对地质体和大斜度井进行网格剖分,克服了基于结构化网格的传统数值模拟器难以对复杂井轨迹进行空间离散的缺陷,实现了有水气藏大斜度井产量的准确预测。
附图说明
图1 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有水气藏大斜度井产量预测方法流程图;
图2 顶底封闭储层中大斜度井示意图;
图3 地质体及大斜度井四面体网格剖分示意图;
图4 基于三重介质模型的各系统流量交换示意图;
图5 不同井斜角度下大斜度井产量预测图;
图6 不同系统间窜流系数下大斜度井产量预测图;
图7 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大斜度井产量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3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