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06904.3 | 申请日: | 202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燕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C03C17/00;C03B27/04;F24C7/02;C09D11/107;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浙江智翔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陈文强 |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波炉 隔板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品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硼硅玻璃具有优秀的耐热性能,可承受400℃热冲击,无自爆风险,同时硼硅玻璃相比于普通玻璃和微晶玻璃具有轻量化的特点。本发明通过特制的中温油墨更加匹配硼硅玻璃,烘烤后油墨和玻璃结合性好,油墨硬度可达到3H以上,正常工作使用下无变色,且可重复套色重叠流水线印刷,便于规模化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品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主流的微波炉有两种,转盘和平板微波炉。80%以上的微波炉为转盘式,受热更均匀。因现微波技术的改进,平板式微波炉开始占据更多的市场,这类微波炉对于空间利用率更高,腔体内卫生清理也更加方便,但是对微波炉内隔板玻璃的工艺要求也更加高,主要体现在对玻璃有更高的耐温耐压要求,以及表面油墨印刷工艺和稳定度的需求。
微波炉腔体加热时最高瞬间温度可以达到250℃,市面上主流的普通玻璃或者陶瓷面板耐热冲击性差,有自爆的风险,微晶玻璃受原料价格影响,成本较高。高硼硅玻璃有膨胀系数低,耐热性高,分子结构稳定无自爆风险耐腐蚀性强等特点,可利用于多种场景,作为替代性的材料被广泛使用,同时适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优良耐热性能和油墨匹配度的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硼硅玻璃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玻璃层、油墨层。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中,所述油墨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35-45份有机硅,5-15份流平剂,3-8份偶联剂,5-10份滑石粉,5-8份云母粉,3-8份丙烯酸树脂,2-5份PTFE,1-5份色粉。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中,油墨层分为商标层和底色层。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中,流平剂为高耐温改性硅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中,偶联剂为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本发明油墨原料进行无边三辊研磨后可制成耐温400℃的中温油墨,在后续通过高温固化与硼硅玻璃形成假性粘接,适合用于硼硅玻璃印刷工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硼硅玻璃进行切割以及磨边,然后依次进行钢化处理和冷却处理;
S2、利用中温油墨在硼硅玻璃空气面依次丝印商标层和底色层形成油墨层;
S3、丝印完成后进行高温固化。
钢化时600-700℃高温会使玻璃软化后,一部分油墨融于玻璃表面与玻璃结合,称之为油墨高温烧结,会使得油墨因膨胀系数与硼硅玻璃不匹配,导致油墨与玻璃烧结后会出现油墨表面开裂等问题,同时降低玻璃本身的强度,但是本发明油墨在经钢化后的硼硅玻璃表面进行丝印在300-400℃烘烤下固化即可与硼硅玻璃表面假性粘接,不需要进行烧结处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先丝印后钢化带来的油墨匹配度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先进行钢化可以提高硼硅玻璃的强度与耐温。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钢化处理温度为700-720℃。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丝印商标层后需在180-230℃下干燥3-4min再丝印底色层。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微波炉内隔板的硼硅玻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高温固化温度为300-330℃,时间为25-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6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