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线性电导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6637.X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魄韬;司马文霞;杨宇航;袁涛;杨鸣;牛朝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3/02;C08K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刘畅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电导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新型复合薄膜通过在EP原料中掺杂ZnO压敏微球,形成ZnO压敏微球/EP复合薄膜。其制备方法为:将一定重量比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甲基四氢苯酐和2,4,6—三苯酚混合搅拌,并进行真空干燥,获得透明EP试样混合液;将Bi2O3、MnO2、Co2O3等多种氧化物粉末以一定摩尔分数比混合球磨,加入ZnO粉末、结合剂和分散剂继续球磨,将球磨后原料浆依次进行过筛、超声波浴处理、喷雾造粒和过筛,随后进行排胶、烧结、研磨和过筛,获得ZnO压敏微球;将EP试样混合液与ZnO压敏微球混合、搅拌、脱气和固化,得到ZnO压敏微球/EP复合薄膜。本发明的生成ZnO压敏微球/EP复合薄膜具有电导自适应调控特性和微粒启举场强抑制特性,可以抑制微粒的局部放电和电场畸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直流输电线路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高可靠性和高传输容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机械磨损和机械振动,游离金属颗粒污染是很难避免的。带电金属颗粒容易穿过气隙,导致直流GIL绝缘强度严重下降。在接地的直流GIL外壳内表面涂敷绝缘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金属颗粒钝化技术。然而,传统的绝缘膜不能抑制颗粒与膜接触周围的三接点局部放电(PD),这对金属颗粒失活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改进传统的绝缘膜来抑制PD,在环氧树脂(EP)基体中掺杂ZnO微压敏电阻,制备了ZnO微压敏电阻器掺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电非线性导电薄膜。并测量了薄膜在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和介电特性。实验和理论研究了薄膜性质和粒子半径对PD抑制和粒子升离统计量的影响。与常规绝缘膜相比,所研制的非线性导电膜能有效抑制PD,并能较好地提高颗粒升降电压,对直流GIL长期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升ZnO压敏微球掺杂浓度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压敏电位梯度,提高非线性电导系数与相对介电常数。ZnO压敏微球掺杂浓度为60wt%时的复合薄膜不具有非线性电导特性,而掺杂浓度为70wt%、80wt%和85wt%时,复合薄膜的压敏电位梯度分别为810V/mm、405V/mm和300V/mm,非线性电导系数分别为13.5、17.2和18.6;当掺杂浓度为60wt%、70wt%、80wt%和85wt%时,复合薄膜50Hz下的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6.9、7.8、14.7和16.8。所制备的ZnO压敏微球/EP复合薄膜具有电导自适应调控特性,并且复合薄膜对微粒启举的抑制作用随微粒直径的增加而略有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线性电导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环氧树脂EP混合液的制备:将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甲基四氢苯酐和2,4,6-三苯酚混合均匀,之后真空干燥并进行脱气,获得透明EP混合液;其中: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甲基四氢苯酐和2,4,6-三苯酚的质量比为1:0.5~3:0.01~3;
S2、ZnO颗粒原料浆的制备:以无水乙醇作为球磨介质,将Bi2O3、MnO2、Co2O3、Cr2O3、Sb2O3、SiO2和Al2O3混合后球磨2~3h,得到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加入ZnO粉末、结合剂和分散剂继续球磨4~8h,获得ZnO颗粒原料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6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