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模具及其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6431.7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文;叶学;肖坤英;代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2;B21K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控制 锻造 模具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坯块经过加热后放入锻造模具内,其次在锻造模具内对坯块进行挤压,让坯块产生塑性变形,最后将从锻造模具内模腔边缘溢出的边角料进行切除。本发明通过在锻造模具中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切边装置,利用切具下端设置的切割件对受到压力后的锻件出现形变后的溢出物进行切割,通过设置调节件除了可以根据所需锻造模具的形状来调节切割件的位置,还可让切割件在进行切割时以一种锯式切割的方式对溢出物进行切割,保证了切割质量,同时也使得切割件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始终不大,不会引起因切割导致的锻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模具及其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锻造是通过锻压设备利用压力对待锻件进行物理按压,让锻件产生塑性形变,汽车控制臂同样需要通过锻造才能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通常对于控制臂的锻造首先需要对锻件进行塑形,再对塑形后的工件进行后续加工。
但现有技术中针对于对汽车控制臂的锻造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锻造之后,通常利用合模的方式对锻件施加物理压力,而在模具内的锻件受压之后难免其结构会从模具内溢出,如果不及时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会粘连在模具上或坯件上,从而给后续工序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额外的不便。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模具及其锻造工艺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模具及其锻造工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锻造时额外的塑性变形量难以从模具中脱离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坯块经过加热后放入锻造模具内;
步骤2:在锻造模具内对坯块进行挤压,让坯块产生塑性变形;
步骤3:将从锻造模具内模腔边缘溢出的边角料进行切除。
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的锻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切边装置,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容纳坯件的腔室,所述切边装置设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其用于对位于腔室内的胚件边缘进行切割;
所述切边装置包括活动件、切具和调节件,所述活动件可沿腔室一端作平行方向的导向移动,所述切具活动安装在活动件上,其至少包括有一个可与活动件位移方向保持相同的切割面,该切割面始终垂直贴合在腔室的外缘,随活动件的移动将溢出腔室边缘处的坯件角料切除,所述调节件设有若干个并且其朝向切具的一端抵触在切具的侧面,其与腔室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改变调节件与腔室之间的距离,控制调节件和切具之间的接触处与腔室外缘方向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包括有座体和定位板,所述座体设在上模的对称端,所述定位板可拆卸安装在座体朝向上模的一侧,所述腔室设在定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端面上分布有可标识其长度和宽度的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切具包括有滑块、接触部和切割件,所述滑块可朝向腔室侧端方向导向滑动,所述接触部安装在滑块上,其与腔室的侧端始终保持平行,所述切割件至少包括有一片与下模倾斜分布的切片,所述切割件的刃面朝向活动件的位移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切具还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在活动件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触在滑块朝向下模侧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有夹座和抵触块,所述夹座沿活动件位移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抵触块活动安装在夹座上,其一端与接触部的一端保持平行,每个调节件上的抵触块可间歇性的与接触部相接触。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6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