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脲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4569.3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邵倩;何东贤;刘殿卿;余佳;谭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D213/643 | 分类号: | C07D213/6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杀虫剂 氟啶脲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1)以2,6‑二氯‑4‑胺基苯酚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缚酸剂,DMF为溶剂,与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反应,反应完后,减压蒸除DMF至140℃结束,过滤去除无机盐,再减压浓缩回收DMF,残留物中加入甲苯和自来水,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甲苯溶液回流分水得到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胺的甲苯溶液;本发明收率高,反应时间短,采用甲苯作为溶剂,利用甲苯与水共沸特性,保证无水反应条件,产品收率高,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脲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工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氟啶脲又名定虫脲,氟伏虫脲,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中一种重要的高效低毒杀虫剂。CAS登记号:71422-67-8,化学名称:1-(3,5-二氯-4-(3-氯-5-三氯甲基-2-吡啶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性状为白色结晶,熔点226.5℃(分解),20℃溶解(水)0.01mg/L,在光和热、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化合物结构如下。
氟啶脲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合成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对某些害虫非常有效,但对动物毒性极低,且不会伤害益虫。氟啶脲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其独特的杀虫机理和优良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更经济环保的氟啶脲合成路线有着积极的意义,更符合我国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理念。
目前氟啶脲的通用方法是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与2,6-二氯-4-氨基苯酚反应得到醚化物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胺;再与2,6-二氟苯甲酰胺和固体光气的反应产物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氟啶。具体路线如下:
以上方法虽然两步收率达到90%以上;但是两步反应需要在不同的溶剂中进行,每步均需要对溶剂进行回收处理,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且中间体3价格昂贵,所以以中间体3为原料进行氟啶脲的合成,增加了原料成本。为此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CN106748985B公开了一种氟啶脲的合成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杀虫剂的用途,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与2,6-二氯-4-氨基苯酚在无水碳酸钾和DMF存在下,在活性催化剂作用下,于60-70摄氏度进行醚化反应,得到醚化物5,催化剂为ZSM分子筛。然后将上述反应物冷却至室温,滴加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随后升温至40℃反应得到。醚化物5步骤采用碳酸钾作为缚酸剂,整个反应采用DMF作为溶剂,但是需要添加催化剂分子筛反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脲的合成方法,无需添加催化剂,并且有利于溶剂的套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1)以2,6-二氯-4-胺基苯酚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缚酸剂,DMF为溶剂,与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反应,反应完后,减压蒸除DMF至140℃结束,过滤去除无机盐,再减压浓缩回收DMF,残留物中加入甲苯和自来水,搅拌,静置分层,上层甲苯溶液回流分水得到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胺的甲苯溶液;甲苯和水的体积比为1:1。
2)在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2,6二氟苯甲酰胺和甲苯,搅拌,在10℃以下滴加草酰氯,回流保温反应,冷却到室温,减压浓缩蒸出部分甲苯,制得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降至室温备用;
3)控制温度不高于30℃,在步骤2)的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的甲苯溶液中滴入步骤1)制备的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胺的甲苯溶液,滴加结束后缓慢升温至75-80℃,保温反应至反应完全,降温至15℃以下,过滤,滤饼干燥,得氟啶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4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