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4104.8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兴;马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2G3/02;D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消光 聚酯 棉纤维 生产 方法 | ||
1.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全消光聚酯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对全消光涤纶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末状全消光涤纶;对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进行预处理;
步骤S2,将预处理后的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放置于加热釜中进行加热,得到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并在加热过程中,对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加入消光添加剂;
步骤S3,将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放置于喷丝设备中进行喷丝处理,得到聚酯纺丝;对若干聚酯纺丝进行加捻定型处理,得到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
步骤S4,对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将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进行包装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全消光聚酯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对全消光涤纶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得到颗粒状全消光涤纶具体包括:
将全消光聚酯材料分切为若干全消光切片后,将全消光切片放置于球研磨设备进行研磨粉碎处理,得到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其中,研磨粉碎处理的研磨速率为2500-5500r/min;
将全消光涤纶材料放置于冲击裁切设备中进行冲击裁切处理,得到颗粒状全消光涤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对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对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进行水清洗处理,并在水清洗处理过程中利用筛网设备去除其中存在的杂质;再对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进行热风烘干处理;其中热风烘干处理的热风温度为80℃-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预处理后的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放置于加热釜中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
将预处理后的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放置于螺杆挤出设备中进行热共挤处理;其中热共济处理的温度为270℃-2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预处理后的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放置于加热釜中进行加热,得到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具体包括:将热共挤处理得到的粉末状全消光聚酯和颗粒状全消光涤纶放置于加热釜中进行真空加热处理,得到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其中,真空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300℃-45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在加热过程中,对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加入消光添加剂具体包括:
在真空加热过程中,对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加入二氧化钛消光剂;其中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与二氧化钛消光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00-120:1.5-2.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将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放置于喷丝设备中进行喷丝处理,得到聚酯纺丝具体包括:
将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放置于喷丝设备中,从喷丝设备的多喷口板中将熔融状聚酯/涤纶混合物喷丝得到聚酯纺丝;其中聚酯纺丝的直径为0.04mm-0.06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对若干聚酯纺丝进行加捻定型处理,得到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具体包括:
将若干聚酯纺丝进行加捻处理,得到聚酯纺丝束;再对聚酯纺丝束进行热压定型处理,得到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其中热压定型处理的热压温度为250℃-270℃,压强为3000Pa-4000P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对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将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进行包装处理具体包括:
对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的表面喷涂形成亲水层,再将全消光聚酯仿棉纤维卷绕成纤维捆,以及对纤维捆进行真空包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4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管道压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电子产品及电动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