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屈臂式混联驱动型薄膜掠射角溅射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7856.6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郑旭飞;桓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50;C23C14/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彬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臂式混联 驱动 薄膜 掠射角 溅射 平台 | ||
1.一种屈臂式混联驱动型薄膜掠射角溅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1)、固定外壳(1)上侧装设有传动塔(2),传动塔(2)上转动配合有实验盘组件(3),传动塔(2)内装设有与实验盘组件(3)相对应的屈臂控制组件(4);
传动塔(2)的下侧装设有位于固定外壳(1)内的传动机构(5),固定外壳(1)内壁周侧装设有与传动塔(2)相对应的多个公转驱动机构(6)、多个自转驱动机构(7)、一个碟刹装置(8)、一个动作控制机构(9);
实验盘组件(3)包括摇摆托盘(301),摇摆托盘(301)的两侧装设有耳轴(302),摇摆托盘(301)的上侧装设有衬垫(303),衬垫(303)上装设有加热盘(304),加热盘(304)上装设有实验载物盘(305),耳轴(302)上装设有滚子轴承(310);
摇摆托盘(301)的下侧装设有调整桶(306),调整桶(306)的周侧套接有两个固定轴承(307),调整桶(306)周侧套接有第一固定套(308),第一固定套(308)位于两个固定轴承(307)之间,其一固定轴承(307)下侧装设有自转传动齿轮(309);
实验载物盘(305)下侧设有调整凸起(311),调整桶(306)上侧设有与调整凸起(311)相对应的槽口,摇摆托盘(301)、加热盘(304)与衬垫(303)中部均设有与调整桶(306)对应的通孔,调整桶(306)与实验载物盘(305)之间装设有偏移量调整弹簧(312),实验载物盘(305)上设有位于偏移量调整弹簧(312)中部且与调整桶306螺纹配合的调整螺钉(313);
传动塔(2)包括两个相互对应的支撑架(201),两个支撑架(201)呈Y型结构,且两个支撑架(20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与滚子轴承(310)对应的半圆形卡槽,两个支撑架(201)的周侧由上至下依次套接有一个公转齿轮(202)、碟刹盘(203)、导电滑环(204);
屈臂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传动框(401)、第二传动框(406),第一传动框(401)的内壁一侧装设有第一关节传动齿轮(402),第一传动框(401)的一侧装设有助力板(403),第一传动框(401)内转动配合有传动臂(404),传动臂(404)的内部装设有传动齿轮柱(405),传动臂(404)内装设有第二传动框(406),传动臂(404)的一端与第一关节传动齿轮(402)转动配合,传动臂(404)的另一端转动配合有第二关节传动齿轮(416),传动齿轮柱(4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关节传动齿轮(402)、第二关节传动齿轮(416)啮合,第二关节传动齿轮(416)转动配合在第二传动框(406)内壁的一侧,且第二传动框(406)内转动配合有转杆(407),转杆(407)与第二关节传动齿轮(416)相互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屈臂式混联驱动型薄膜掠射角溅射平台,其特征在于,转杆(407)周侧装设有固定架(409),固定架(409)与转杆(407)组合成中字型状,固定架(409)包括套接在转杆(407)上的头部紧固架(410)、底部紧固架(411),头部紧固架(410)与底部紧固架(411)之间装设有两个框轴(412),两个框轴(412)与转杆(407)上装设有一个自转齿轮(4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屈臂式混联驱动型薄膜掠射角溅射平台,其特征在于,传动臂(404)内装设有助力推杆(414),助力推杆(414)与助力板(403)相对应,支撑架(201)的一侧装设有助力弹簧(415),助力弹簧(415)与第一传动框(401)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屈臂式混联驱动型薄膜掠射角溅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公转驱动机构(6)包括公转机构外壳(601),公转机构外壳(601)内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02),第一驱动电机(602)的输出端周侧由下至上依次装设有第一离合器(603)、第一驱动齿轮(604)、第一电磁制动器(605),公转机构外壳(601)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驱动齿轮(604)相对应的第一啮合口(606),公转机构外壳(601)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607),第一驱动齿轮(604)通过第一啮合口(606)与公转齿轮(202)相互啮合,让位槽(607)与碟刹盘(203)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78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