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基留用补桩增大承台体系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7621.7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华;龚铁峰;汪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17/04;E02D13/00;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董超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留用 增大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留用补桩增大承台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开挖、桩基环切、老桩加固施工、垫层施工、承台施工等步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钢板桩围堰支护中利用千斤顶支撑,简便了支撑结构的施工难度,实现了对撑结构的可调性;在老桩环切施工时设置现役桩头生态环切结构,充分利用老桩顶部结构环切线闭合平顺,有效避免了后期对老桩的凿除;承台模板采用预埋角钢与伸缩杆固定,承台模板定位精准和施工速度快,后期拆除速度快,有效提高了模板装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留用补桩增大承台体系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改扩建城市高架桥的承台和桩基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各项发展离不开高架桥梁,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民的出行要求,高架桥梁改扩建施工越来越多。承台施工质量和老桩基重复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架改扩建承台施工中会遇到以下施工问题:(1)承台浇筑施工时对墩柱预埋筋的抗浮作用,导致墩柱主筋定位不精准;(2)承台模板定位与固定困难;(3)老桩切割时环切线不闭合;(4)承台基坑开挖支护难;(5)老桩基增大截面利用技术。
鉴于此,针对高架改扩建承台施工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亟待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桩基留用补桩增大承台体系,来满足高架改扩建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尤其对于城市高架承台施工,具有显著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高架改扩建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尤其对于城市高架承台施工,具有显著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留用补桩增大承台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施做钢板桩,钢板桩施做完后垂直开挖土体,开挖过程中在钢板桩内壁四周设置楞梁,工字钢一端与楞梁焊接,另一端放置于焊板上,工字钢靠近焊板的一端上设置活络端连接板,千斤顶放置于活络端连接板与混凝土垫块之间,混凝土垫块一侧紧靠楞梁,焊板与楞梁焊接;
2)桩基环切;老桩上设置抱箍,抱箍上设置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设置在抱箍上的导轨连接器连接,圆弧轨道上设置滚轮,滚轮上连接轻质伸缩杆,轻质伸缩杆一端与滚轮连接,另一端连接切割机,切割机沿着老桩侧面的切割线环切老桩;
3)老桩加固施工;通过老桩增大截面外包钢管结构或老桩增大截面加固组合模板结构对老桩进行加固施工,加固施工后在老桩上形成新建桩基;
4)垫层施工;在新建桩基上浇筑垫层,垫层浇筑时埋设角钢;
5)承台施工;钢筋施工:垫层上安装轮廓钢筋,轮廓钢筋内侧连接支架底部固定杆,通过销钉将轮廓钢筋和支架底部固定杆固定在垫层上,轮廓钢筋上连接有支架连接竖杆,支架连接竖杆和支架底部固定杆之间设置支架连接斜杆,支架连接竖杆上端连接有支架连接杆,在轮廓钢筋范围内设置承台钢筋,承台钢筋上设置墩柱预留筋;
模板施工:角钢一侧焊接定位钢板,定位钢板上设置定位孔,钢板桩内侧设置横梁竖杆,横梁竖杆通过竖杆连接螺母固定在楞梁上,横梁竖杆上设置耳板,承台钢筋外设置承台浇筑模板,承台浇筑模板与定位钢板之间、承台浇筑模板与横梁竖杆之间设有伸缩杆;在横梁竖杆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墩柱预留筋之间用钢丝连接;在承台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形成承台。
作为优选,步骤1)中,基坑开挖前在人行道一侧施做围挡,钢板桩设置于围挡之间。
作为优选,步骤1)中,活络端连接板上焊接防脱钢板。
作为优选,步骤1)中,焊板下部与钢板桩内壁之间设置支撑斜架。
作为优选,步骤4)中,垫层采用C20混凝土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7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