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95696.1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亮;周新宇;胡洋;胡壮才;邓壮;朱义明;李宽峰;马三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C02F11/127;C05F17/40;C02F1/00;C02F3/28;C02F1/42;C02F1/44;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胡秋婵 |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污水 能源 资源 减少 温室 气体 排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格栅井、初沉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换器去除氮磷并回收;所述初沉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排入污泥厌氧消化罐,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罐消化后的污泥排入污泥脱水机;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厌氧消化罐顶部分别连接沼气收集管道。本发明提供的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可回收污水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污泥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日均处理城市和村镇污水约1.7亿吨,采用的主流处理工艺是 需要曝气的好氧生物+深度处理工艺,好氧和深度处理通过曝气、加药、膜 过滤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污泥。 好氧曝气过程,需要消耗电能,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 室气体。深度处理过滤时需要消耗电能,脱氮除磷时消耗碳源、絮凝剂等, 同时产生大量污泥需要处理和处置(焚烧为主)。以电能消耗有机质能源(曝 气将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污染物转移(废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污泥 中),消耗大量能源,浪费水中的氮磷营养资源,同时排放温室气体。
污水处理行业是我国的耗能大户,2020年全行业耗电约184亿kW.h, 且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逐年提高。采用好氧+深度处理工艺,处理每吨废 水,折合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1.5kg,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6000~8000 万吨。每年产生5000~7000万吨的污泥(含水量约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 可利用污水中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收污水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 依次设置的格栅井、初沉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 换器去除氮磷并回收;
所述初沉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底部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 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排入污泥厌氧消化罐,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罐消化后的污 泥排入污泥脱水机;
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厌氧消化罐顶部分别连接沼气收集管道。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格栅井经第一管道连接至所述初沉池,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一进水泵,所述初沉池上部经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厌 氧膜生物反应器底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进水泵,所述厌氧膜生物反 应器内膜组件经第三管道连接至所述离子交换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 进水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初沉池底部经第一污泥管道连接至所述 污泥浓缩池,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底部经第二污泥管道连接至所述污泥浓 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底部经第一排泥管连接至所述污泥厌氧消化罐,所述 污泥厌氧消化罐经第二排泥管连接至所述污泥脱水机,所述第一排泥管上设 置污泥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泥浓缩池上部经溢流管道连接至所述 格栅井。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格栅井内设有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粗 格栅的孔径为8~15mm,所述细格栅的孔径为3~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厌氧消化罐的 顶部分别设置浮动式顶盖。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交换器内设有串联布置的氮交换柱 和磷交换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