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4966.7 | 申请日: | 202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庆朋;饶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21241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硅钢片 冲压 装置 自动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包括柱塞压盘泵、减压阀、保温供料管路、胶桶和点胶模组构成,胶桶与柱塞压盘泵连接,且胶桶内的胶液由柱塞压盘泵泵送入减压阀,减压阀与点胶模组连通,胶液由减压阀输送到点胶模组,保温供料管路连通设于柱塞压盘泵与减压阀、以及减压阀与点胶模组之间,柱塞压盘泵包括气缸组件、下泵体、胶桶压盘、胶筒定位治具和移动支架。本发明属于供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供胶系统的供料信号与冲压保持同步以保证出胶时间点的准确性;保温供料管路保持正压状态,以确保供料充分性;两级减压阀能够确保胶液压力的稳定性从而使点胶模组保持高精度的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中,电机硅钢片的生产都是以铆点连接方式进行片与片的连接,不仅需要刺破材料本身,还会降低材料的绝缘性;而且铆点的存在会降低铁芯的性能,故而尺寸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连接强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高强度连接技术的应用,可替代原有的铆点连接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胶系统的供料信号与冲压保持同步以保证出胶时间点的准确性,保温供料管路保持正压状态,以确保供料充分性,两级减压阀能够确保胶液压力的稳定性从而使点胶模组保持高精度的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包括柱塞压盘泵、减压阀、保温供料管路、胶桶和点胶模组构成,所述胶桶与柱塞压盘泵连接,且所述胶桶内的胶液由柱塞压盘泵泵送入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点胶模组连通,所述胶液由减压阀输送到点胶模组,所述保温供料管路连通设于柱塞压盘泵与减压阀、以及减压阀与点胶模组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柱塞压盘泵包括气缸组件、下泵体、胶桶压盘、胶筒定位治具和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体,两侧所述支撑柱体之间连接设有控制箱,所述胶筒定位治具设于移动支架的中心处,所述胶桶设于胶筒定位治具内,所述气缸组件设于控制箱的一侧上,所述下泵体与气缸组件连接,且下泵体连接设于控制箱的底部一侧,所述胶桶压盘连通设于下泵体的底部,所述胶桶压盘于胶桶内滑动设置,使得胶桶内的胶液被挤压到下泵体内,下泵体内的胶液在所述气缸组件的抽吸作用下被泵送入保温供料管路内。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包括一级减压阀和二级减压阀,所述一级减压阀和二级减压阀连通设于保温供料管路上,且所述一级减压阀靠近柱塞压盘泵设置,所述二级减压阀靠近点胶模组设置,一级减压阀和二级减压阀起的作用都是把柱塞压盘泵输送出来的胶液压力降低的装置,一级减压阀可以把胶液的压力从100bar降低到30bar,由于点胶模组要求的压力通常小于20bar,因此需要二级减压阀对保温供料管路内的压力进行再次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负责控制柱塞压盘泵的正压压力值,所述控制箱包含一级稳压和二级稳压,经过PLC信号控制柱塞压盘泵压力稳定及胶体挤出。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供胶系统的供料信号与冲压保持同步以保证出胶时间点的准确性;保温供料管路保持正压状态,以确保供料充分性;两级减压阀能够确保胶液压力的稳定性从而使点胶模组保持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用于硅钢片冲压装置的自动化供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方案中柱塞压盘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方案中柱塞压盘泵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