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4890.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伟;田姣;许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8 | 分类号: | H01M50/538;H01M4/587;H01M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一种电池(200),包括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100)包括第一极片(10)、第二极片(20)和隔离膜(30)。所述电极组件(100)由所述第一极片(10)、所述隔离膜(30)和所述第二极片(20)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10)上设有由多个第一极耳单元(41)组成的第一极耳(40)和由第二极耳单元(51)组成的第二极耳(50),所述第二极片(20)上设有由多个第三极耳单元(61)组成的第三极耳(60)。上述电池通过设置多极耳结构,实现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目的。
本申请是名称为“电极组件及电池”、申请号为“202080004326.5”、申请日为“2020-01-2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应用,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电池中存在电池及整机温升高的问题,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电池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现有电池采用双极耳结构,电池的整体过流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因此电池和整机的温升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过流能力、降低温升的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的电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隔离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离膜和所述第二极片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二极片上设有多个第三极耳单元。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形成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层叠设置形成第三极耳。三个极耳可以设置成两个正极一个负极,或两个负极一个正极,通过多极耳并联分流,降低电极组件的温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三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叠,使电极组件在外观上表现出三个极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多个第一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和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一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二极片包括多个第二卷绕单元,所述多个第三极耳单元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卷绕单元上;所述第一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平直部和一个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卷绕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平直部和一个第二弯曲部,多个所述第一平直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直部交替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之间间隔一层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定义所述未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的第一平直部为间隔层,可以避免第一极耳单元之间距离过近。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间隔层,即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和所述第二极耳单元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卷绕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起始端,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卷绕起始端将所述电极组件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极耳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增加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的间距。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卷绕单元上可以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单元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第二卷绕单元,从而增加相邻第三极耳单元之间间距。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卷绕单元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极耳单元。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极耳单元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因此,在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极耳从电极组件的第一端伸出,第二极耳从电极组件的第二端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电芯合盖方法
- 下一篇:臂架变幅同步运动液压系统、作业机械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