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3659.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乔瑜;何舟磊;冯超;胡博勋;谢雨霏;徐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司宁宁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维持 反应 多孔 填充 材料 结构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阴燃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及其应用,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一条表面带有多个小通孔的微管结构,所述小通孔的孔径为0.8mm‑4mm。本申请的多孔微管结构一方面微管上的通孔可以满足阴燃反应中空气的通入和传播,另一方面微管结构自身的折叠间隙用于填充高含水有机固费,进而使得小孔与高含水有机固废接触,为其阴燃燃烧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再一方面,本申请中通孔的孔径较小可以阻碍高含水有机固废的渗入通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阴燃处理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固体废弃物也在逐年增加,且数字仍然在不断上升,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危害,其中超过一半为高含水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若处理不当易传播病毒和致病菌,进一步危害人体的安全,如何高效、绿色、资源化处理固体废弃物成为难点。目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手段为焚烧法,处理彻底、效率高,应用广泛。但是有机固体废弃物高含水低热值的特性使得传统的处置工艺往往能耗巨大、污染严重,导致难以推广。
阴燃是一种针对高含水有机固废的新型处置技术,借助蓄热材料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混合基质来优化高含水有机固废的化学反应过程,在不经过干化、不添加辅助燃料的条件下实现有机质的低温自持燃烧处置。阴燃技术为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提供了一种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新型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传统的阴燃反应过程需要借助蓄热惰性材料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混合基质来确保高含水有机固废的阴燃燃烧反应的发生,在过程中需要不断使用蓄热惰性材料以及将蓄热惰性材料与高含水有机固废进行充分混合才能确保其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混合基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该结构通过具有多个小通孔的微管结构实现阴燃反应中空气的通入和传播,进而使得阴燃反应自维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一条表面带有多个小通孔的微管结构,所述小通孔的孔径为0.8mm-4mm。
优选地,所述微管结构为柔性材料,以使所述微管结构交错折叠于阴燃炉内。
优选地,所述微管结构为蓄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微管结构的材料为氮化硅材料。
优选地,所述小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小通孔的结构为双喇叭形,其中,两个喇叭的小口端连接。
优选地,多个小通孔交错布置于所述微管结构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微管结构的轴向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多个小通孔阵列规律排布在所述微管结构的表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的应用,将所述微管结构交错折叠设于阴燃炉的燃烧区,使得有机固废填充于微管结构交错折叠间隙。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自维持阴燃反应的多孔填充材料结构及其应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多孔微管结构一方面微管上的通孔可以满足阴燃反应中空气的通入和传播,另一方面微管结构自身的折叠间隙用于填充高含水有机固费,进而使得小孔端口与高含水有机固废接触,为其阴燃燃烧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再一方面,本申请中通孔的孔径为0.8mm-4mm较小可以阻碍高含水有机固废的渗入通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3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