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2287.6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棠;陈祥杰;孔清泉;安旭光;吴小强;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62;H01M10/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1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系 离子 电池 base sub | ||
1.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V2O5的合成
将偏钒酸铵的乙醇溶液调节pH值后进行加热反应,制得前驱体,将前驱体煅烧后,制得V2O5纳米颗粒;将V2O5纳米颗粒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V2O5的水溶液;
(2)V2O3@C的合成
于V2O5的水溶液中依次加入Tris-HCl缓冲液、盐酸多巴胺后加热搅拌,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于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后,制得V2O3@C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钒酸铵的乙醇溶液中偏钒酸铵的浓度为0.02-0.04mmol/mL,所述偏钒酸铵的乙醇溶液通过将偏钒酸铵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热至55-65℃搅拌5-7h后制备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值至3.0-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90-210℃,加热的时间为20-25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煅烧的温度为450-550℃,煅烧的时间为1.5-2.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2O5的水溶液中V2O5的浓度为0.1-0.2g/mL;所述V2O5纳米颗粒、Tris-HCl缓冲液和盐酸多巴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1g:1mL:0.5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55-65℃,加热的时间为20-25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煅烧的时间为1.5-2.5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60℃,加热的时间为24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700℃,煅烧的时间为2h。
9.一种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V2O3@C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22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