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式快速应急热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1605.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8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钟道旭;王水;柏立森;刘伟;尹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32284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快速 应急 热脱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快速应急热脱附装置,包括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含有引风机的气室、车载底盘、排放烟囱;所述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气室分别连接在车载底盘上;所述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气室依次连通;所述排放烟囱设置在气室顶部,且与气室相通。本装置体积小,应对紧急情况时响应速度快,同时对有污染物气体净化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整体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使用冷却水,避免了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处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载式快速应急热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间接热脱附装备进行土壤热脱附过程中,热脱附设备体积大,灵活性差,遇到应急事件时,由于响应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左右,无法满足要求。另外,产生的热脱附气中污染物净化常规方法采样喷淋冷凝等工艺,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冷却水与污染物混合的废液。大量的废液又需要大体积的化学氧化池或者生物修复池进行处置。现有技术和装备技术工艺复杂,且产生大量待处理的废液,制造和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式快速应急热脱附装置,降低了热脱附设备的体积,当遇到应急时间时,提高了响应时间,同时避免产生大量含污染物的水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式快速应急热脱附装置,包括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含有引风机的气室、车载底盘、排放烟囱;所述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气室分别连接在车载底盘上;所述高温炉、土壤排出室、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催化燃烧室、气室依次连通;所述排放烟囱设置在气室顶部,且与气室相通。
作为优选例,所述高温炉包括炉体、进料装置、炉膛、燃烧室、点火器、支座、油箱、炉膛转动齿轮、底盘动力取力器;所述进料装置位于炉体顶部;油箱位于炉体下方,且油箱和炉体内腔相通;燃烧室位于炉体内腔中,且炉膛位于燃烧室内,炉膛的进口和进料装置连通;所述支座位于燃烧室中,用于支撑炉膛;所述点火器连接在炉体上,且一端位于油箱内,另一端位于燃烧室内;炉膛转动齿轮内圈和炉膛一端固定连接,炉膛转动齿轮外圈和底盘动力取力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底盘动力取力器位于炉体外侧,所述底盘动力取力器从车载底盘获得动力带动炉膛转动齿轮旋转。
作为优选例,所述土壤排出室位于炉膛尾部;所述土壤排出室上部设有气体出口,土壤排出室壁面设有土壤进口,土壤排出室底端设有出土斗,所述出土斗底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设有水雾化喷头;所述土壤进口与炉膛的出口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土壤排出室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土壤排出室内腔中,且挡板和土壤排出室内壁固定连接,挡板和土壤排出室内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气体出口位于挡板上方,土壤进口位于挡板下方。
作为优选例,所述所述高温陶瓷管除尘器位于土壤排出室外侧;所述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内腔和土壤排出室内腔通过气体出口连通;所述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包括壳体、出灰斗,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支架和陶瓷管;所述支架用于支撑陶瓷管;所述支架将高温陶瓷管除尘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通过陶瓷管连通;所述气体出口位于下腔体中;所述出灰斗连接在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内腔相通;所述出灰斗的底端和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一烟气出口。
作为优选例,所述催化燃烧室包括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内腔中的依次连通的热解室、还原室、氧化室和二燃室;所述外壳体表面和高温炉的炉体外壁相触;所述热解室壁面设有污染物进口,所述污染物进口和第一烟气出口连通;所述还原室内设有催化剂层;所述氧化室设有传热装置,且传热装置一端位于氧化室内侧,另外一端位于氧化室外侧;氧化室壁面设有布风装置;所述二燃室壁面设有第二烟气出口;催化燃烧室的外侧壁面设有导热翅片。
作为优选例,所述催化燃烧室还包括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连接在催化燃烧室的壁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1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快速定位的双工位机床
- 下一篇:一种井下套管连续开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