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0178.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洋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达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8 | 代理人: | 姜少娥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 吻合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和扩张机构,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一环管、注气管和第一密封盖,第一环管与导管固定连接,并套设于导管的外表壁,每根第一支撑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环管连通,并分别位于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每根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球囊连通,并分别位于球囊的外表壁,注气管与第一环管连通,并位于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注气管与导管固定连接,第一密封盖与注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注气管的外表壁。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吻合口进行支撑,以此达到常规状态,利于吻合口进行快速愈合,同时愈合后的效果更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直肠进行切割缝合后,在愈合过程中,需要对吻合口进行保护,防止直肠吻合口受到排泄物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直肠内部插入引流管对直肠内部的排泄物进行引流,减少排泄物与直肠的接触,使得直肠的吻合口可以快速愈合。
但是现有技术中,将引流管设置于吻合口的上方,因此吻合口处处于无排泄物的状态,使得吻合口处于收缩的状态,不利于直肠吻合口的愈合,并且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会使得愈合后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将引流管设置于吻合口的上方,因此吻合口处处于无排泄物的状态,使得吻合口处于收缩的状态,不利于直肠吻合口的愈合,并且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会使得愈合后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和扩张机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一环管、注气管和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环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一支撑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管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与所述第一环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注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扩张机构还包括增强片,所述增强片的数量为多片,每片所述增强片分别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内部。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盖包括盖体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的内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注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扩张机构还包括引漏单元,所述引漏单元设置于所述导管的上方。
其中,所述引漏单元包括漏环和引流管,所述漏环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导管的一端,且所述导管的外表壁具有多个开口。
其中,所述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还包括二次扩张机构,所述二次扩张机构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二次扩张机构包括第二环管、第二支撑管、充气管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环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二支撑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环管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管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外表壁,且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不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充气管与所述环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环管的外表壁,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充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充气管的外表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洋,未经陈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0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