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9080.3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怀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1/04 | 分类号: | C09J11/04;C09J11/06;C09J1/00;C09D7/61;C09D7/63;C09D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无机 胶粘 复合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磷酸20‑30份、水玻璃20‑40份、硅溶胶20‑30份、防潮剂5‑10份、增粘剂5‑25份、偶联剂4‑10份、抗老化剂3‑10份、固化剂4‑6份;上述增强剂的制备方法为:按各组分的配比,将磷酸、水玻璃、硅溶胶、防潮剂、增粘剂、偶联剂、抗老化剂和固化剂进行混合,并加水进行充分搅拌,制得所述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本发明的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可以有效提高无机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降低无机胶粘剂的固化温度,且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钢铁、建筑等行业在粘结方面一般采用具有高粘接强度的有机粘结剂,但有机粘结剂的原材料来源于石油制品或农业化学品,产品价格持续高涨;另一方面,有机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污染环境。
无机粘结剂由于原材料来源多,原材料便宜,且没有溶剂挥发问题,使用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建筑行业,但是现有的无机粘结剂存在粘接强度低,所需要的固化温度高、固化时间长,且使用性能容易受环境中的潮气和湿度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其可以有效提高无机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降低无机胶粘剂的固化温度,且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适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所述防潮剂为镁盐,所述固化剂为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原料组分及配比进行复配,制得的建筑用无机胶粘复合增强剂有利于提高无机胶粘剂或无机涂料的粘度,且可以有效降低无机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降低无机胶粘剂使用时对潮气和湿度的敏感度,提高无机胶粘剂以及无机涂料的稳定性,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本发明以镁盐作为防潮剂,镁盐中的镁离子能与磷酸反应,形成一种具有立体网络状结构的非水溶性胶结物,形成的胶结物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小,水分子不易侵入其中,使无机胶粘增强剂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潮气和湿度的影响,该无机胶粘增强剂应用于建筑行业,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涂料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添加金属氧化物固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且金属氧化物的添加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无机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有利于解决现有无机胶粘剂粘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以水玻璃、硅溶胶、磷酸作为基体原料,复配后的磷酸反应形成磷酸盐,具体的,磷酸会反应形成能阻挡水分湿气的胶结物,可以有效抵挡使用过程中水气对胶粘剂胶结性能的影响,保证胶粘剂性能稳定。而硅溶胶具有高分散性和高渗透性,使用时,其胶体粒子能渗透至如建筑物基层内部,牢固的附着于物体表面,有效提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水玻璃也具有高粘结性能,三者复合相辅相成,有效提高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其中,所述水玻璃的模数为1-2。通过采用模数为1-2的水玻璃,使该粘结增强剂使用时只需添加常温水即可发挥出超强粘结性,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硅溶胶中的二氧化硅浓度为40%-50%,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30nm。上述浓度和粒径范围的硅溶胶与本发明的气体组分进行复配,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提高粘结增强剂的粘结强度。
其中,所述防潮剂为碳酸镁、碳酸氢镁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9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