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88573.5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茜;汪世川;杨帆;徐志刚;杨正淑;邹潜;石天宝;张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3/20;C22B3/38;C22B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地址: | 4012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铜矿 萃铜余液中 回收 方法 | ||
1.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深度除铜:向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加入有机相除铜,得深度除铜液A和含铜有机相B;
步骤二、深度除铁铝:向深度除铜液A中加入氧化剂和沉淀剂除铁、铝,搅拌后过滤,得到含钴溶液C;氧化剂与沉淀剂的浓度为8-10%,氧化剂、沉淀剂与杂质含量的摩尔比均为1~3;
步骤三、深度除杂:向含钴溶液C中加入磷类萃取剂,除杂后得到除杂后液D;
步骤四、协同萃取剂萃钴:将协同萃取剂与稀释剂配制成萃钴有机相,将萃钴有机相与除杂后液D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形成负钴有机相和萃余液,负钴有机相经酸洗涤、反萃钴、纯水洗涤后形成再生有机相,再返回系统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是氧化铜矿经萃铜处理后的萃余液,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的pH值为1.4~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相的体积浓度为0.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氧化剂为双氧水、氯酸钠、次氯酸钠、氯酸钾、过硫酸、过硫酸钠、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沉淀剂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碳酸氢钠、氨水、碳酸氢铵或碳酸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50-70℃,初始pH值为1.5-2.0,终点pH值为3.5-4.5,反应时间1~2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磷类萃取剂为P204或P5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协同萃取剂为羟肟萃取剂与烷基酸混合而成,稀释剂为磺化煤油或甲苯,协同萃钴有机相体积浓度为10~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协同萃取剂中,羟肟萃取剂与烷基酸的体积比为0.8-1.5:1;羟肟萃取剂为2-羟基-壬基苯乙酮肟、5壬基水杨醛肟、5,8-二乙基-7-羟基-十二烷-6-肟中的一种;烷基酸为月桂酸、3,5-二异丙基水杨酸、二壬基萘磺酸、三壬基萘磺酸、石油磺酸、妥尔油、油酸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萃取和反萃过程中,有机相与水相混合时的体积比O/A为1.0-5.0:1,萃取和反萃的混合时间为0.5-5min,萃取过程的平衡pH值为3.5~4.5;反萃所用硫酸浓度为2.0g/L~80g/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从含钴氧化铜矿萃铜余液中回收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萃取过程的水洗段中,洗水中含有钴离子和酸,其中钴离子的浓度为0.1~2.0g/L;反萃过程中,反萃液中含有钴离子和酸,其中钴离子的浓度为0~100g/L,酸浓度为0~5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5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