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模块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6784.5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内山隆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洪磊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模块 连接器 | ||
抑制可挠导体的断线并且使连接器小型化。一种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并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壳体,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第1端子,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弹压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第2端子,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以及可挠导体,将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电连接,所述可挠导体具有赋痕部,所述赋痕部在所述第1端子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以向所述第1方向收缩的方式赋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等中已知如下技术:在将电动机和PCU(Power Control Unit:功率控制单元)等机器彼此连接时,通过使分别设置于机器的壳体的连接器彼此嵌合,从而省略线束而实现节省空间。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在作为接纳侧的连接器将作为插入侧的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器包括螺旋弹簧和设置于该螺旋弹簧的顶端的电接触构件。并且,在连接器彼此嵌合时,对方连接器所包括的对方侧触点借助电接触构件使螺旋弹簧压缩。由此,电接触构件被螺旋弹簧按压到对方侧触点,从而电接触构件和对方侧触点电连接。
电接触构件利用编织线与外部连接构件电连接。编织线以伴随电接触构件的移动而挠曲的方式设置。通过编织线挠曲,从而在对方侧触点与电接触构件连接时,电接触构件能够一边维持与外部连接构件的电连接一边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1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嵌合时伴有构件的移动的连接器中,为了将移动的部分(电接触构件)和被固定的部分(外部连接构件)电连接而使用编织线等可挠导体。可挠导体由比较柔软的电线等构成,因此通过与连接器所包括的其他构件(例如外壳)摩擦而有可能断线。难以完全预测连接器嵌合时的可挠导体的挠曲方式,因此为了防止断线,例如需要在外壳中设置相对于可挠导体的可动区域进一步增加余量的空间。其结果是,有连接器大型化、无法实现节省空间的课题。
鉴于这样的课题,本公开以提供能抑制可挠导体的断线并且使连接器小型化的端子模块为目的。另外,本公开以提供能抑制可挠导体的断线并且能小型化的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端子模块,与沿着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的第1方向相对地接近的对方连接器嵌合,并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端子模块具备:壳体,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侧壁;弹性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并且能沿着所述第1方向伸缩;第1端子,以被所述弹性构件向所述一侧弹压的状态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并且通过被所述对方连接器按压而能向所述另一侧移动;第2端子,位于向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另一侧离开的位置,向所述第1方向延伸;以及可挠导体,将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电连接,所述可挠导体具有赋痕部,所述赋痕部在所述第1端子向所述另一侧移动时以向所述第1方向收缩的方式赋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可挠导体的断线并且使连接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未嵌合状态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嵌合中途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嵌合状态的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示意性示出的剖视图。
图4是从左斜上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侧观看图3的端子模块的主视图。
图6是从左侧观看图3的端子模块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6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恶意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力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