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4598.8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B01D21/02;B01D21/06;B01D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渣刮泥 一体 圆形 高效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所述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的池底采用倾斜的倒圆锥台,所述倒圆锥台的中心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气浮进水;所述圆形高效气浮池体(1)内侧的倒圆锥台底上通过至少三组外接的管道排放气浮出水;所述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内设有吸渣刮泥一体装置,所述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的顶部设有中心回转装置(4),所述中心回转装置(4)架设在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上,并与吸渣刮泥一体装置控制连接;所述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外设有排渣装置和排泥装置,所述吸渣刮泥一体装置与排渣装置连通,所述排渣装置和排泥装置分别连接排渣和排泥泵(13),所述排渣和排泥泵(13)连接污泥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渣刮泥一体装置包括吸渣管路(5),所述吸渣管路(5)的一端穿过架设在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上的中心回转装置(4),并与排渣装置连通;所述吸渣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吸渣鸭嘴,所述吸渣鸭嘴与液面相接触,所述吸渣管路(5)上吸渣鸭嘴的相反方向设置刮泥桁架(6),所述刮泥桁架(6)的底部连接倾斜设置的刮泥板(7),所述刮泥板(7)位于导流筒与池底倒圆锥台的内壁之间,且刮泥板(7)的倾斜角度与倒圆锥台角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装置包括设置在倒圆锥台体上的泥斗(10),所述泥斗(10)位于导流筒外侧的池底,所述泥斗(10)与通过带排泥管控制阀门(12)的排泥管(11)连接排渣和排泥泵(13);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带排渣管路控制阀门(9)的排渣管(8),所述排渣管(8)连接排渣和排泥泵(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出水的出水总管上设有液位调节阀(3),所述液位调节阀(3)与设置在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的液位变送器(2)连接锁定(也称连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台的倾斜角度为5~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台的倾斜角度为7~10°。
7.一种吸渣刮泥一体圆形高效气浮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待处理的水由气浮进水外接管通过中心导流筒底部进入圆形高效气浮池本体(1),待处理的水在导流筒内与溶气回流水混合后溢过导流筒上缘,辐射流分布向池壁方向流动,粘附在气泡上浮渣污染物,其比重小于水而浮出水面,比重大于水的污泥沉入池底;
S2:当气浮池水面的浮渣积累到一定的厚度后,按顺序自动打开排渣管路控制阀(9),启动排渣和排泥泵(13),启动中心回转装置(4),此时排泥管路控制阀(12)处于关闭状态;中心回转装置(4)带着吸渣管(5)转动,同时,中心回转装置(4)带着刮泥桁架(6)和刮泥板(7)一起转动,刮泥板(7)将沉淀到池底的污泥刮到泥斗(10)中;排渣运行过程:通过吸渣管(5)上的吸渣鸭嘴在液面上吸除液面的浮渣,并将吸到的浮渣经排渣管(8)和排渣管路控制阀门(9)由排渣和排泥泵(13)送到污泥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
S3:排泥运行过程:按顺序打开排泥管路控制阀(12),启动排渣和排泥泵(13),此时排渣控制阀(9)处于关闭状态;泥斗(10)中的污泥经排泥管(11)和排泥管路控制阀门(12)由排渣和排泥泵(13)送到污泥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
S4:关闭中心回转装置(4)和排渣和排泥泵(13),关闭排渣管路控制阀(9)和排泥管路控制阀(12),结束排渣和排泥工作;等待下一次的吸渣和排渣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45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没式防雷装置及其防雷方法
- 下一篇: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