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4529.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代欣召;龙闹;陈首序;萧敬豪;孟德昊;冯靖仪;朱寿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A01G17/00;A01G22/00;A01G33/00;A01K67/02;C02F3/32;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志明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心 生态 修复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河心岛的环境特征;
根据所述环境特征对河心岛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若干不同类型的环境区域;
基于预设的环境区域与生态修复方案的映射关系,为每一所述环境区域分配对应的生态修复方案以进行生态修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区域与生态修复方案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当所述环境区域为硬质底泥环境区时,设置裸露的滩地以供大型水禽栖息和繁殖;
当所述环境区域为堆积淤泥区时,采用木桩或者块石对土壤进行固定以减少水土流失,并选用根系发达的植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堆积淤泥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程度满足预设的恢复标准时,采用预设的植物群落恢复策略进行生境构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群落恢复策略具体包括:
从水面朝岛心依次营造以下植被序列: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生灌木、木本植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序列的具体品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确定:
获取河心岛的地理位置;
查询预设的水禽分布状况数据库,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确定本土水禽;
选用符合所述本土水禽的生活习性的植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区域与生态修复方案的映射关系,还包括:
当所述环境区域为岛屿朝向河面一侧的区域时,减少高于预设高度阈值的植物的种植;
当所述环境区域为水体沿岸非滩涂滨岸时,种植第一湿地植物以改善物质循环;
当所述水体沿岸非滩涂滨岸的水体和底泥满足预设的改善标准时,引种第二湿地植物;
当所述第二湿地植物的存活率大于预设存活阈值时,引种观赏性植物;其中,所述第一湿地植物的生存能力大于所述第二湿地植物的生存能力,所述第二湿地植物的生存能力大于所述观赏性植物的生存能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土壤的性质参数;其中,所述性质参数包括土壤硬度、土壤排水透水性、土壤酸碱度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性质参数和获取的植被种植情况对土壤进行养护处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被具体包括狐尾藻和苦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挺水植被包括芦苇和香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湿生灌木包括枸杞和构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木本植物包括水杉和枫杨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河心岛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河心岛的环境特征;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特征对河心岛进行区域划分,以得到若干不同类型的环境区域;
修复方案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环境区域与生态修复方案的映射关系,为每一所述环境区域分配对应的生态修复方案以进行生态修复。
10.一种河心岛生态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45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