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组合产品及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78688.6 申请日: 2022-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4958835A 公开(公告)日: 2022-08-30
发明(设计)人: 田茜;罗来鑫;赵文军;方雪阳;马云龙;孙羽佳 申请(专利权)人: 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9;C12Q1/6844;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代理人: 信建
地址: 572025 海南省三亚市***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水稻 细菌性 病菌 组合 产品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组合产品及试剂盒。该组合产品包括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探针,可配合等温核酸扩增体系进行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产品及试剂盒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检测方便,耗时较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组合产品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是黄单胞属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bacterial panicle blight ofrice,BPBR)的病原菌,该病害最早在日本发现,目前蔓延至东南亚,美洲,非洲部分地区,(CABI)。国内2007年首次在无症状谷粒中检出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J.Luo et.al.,2007),2020年首次在南方稻田有症状病叶中检出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Y.Hou et.al.,2020),目前该病害在国内呈零星分布。在田间接种试验中细菌性谷枯病可导致高达75%产量损失;一项美国的研究中证明,随着全球变暖,细菌性谷枯病侵染面积将增大,导致减产增多,在3℃升温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预计额外造成每年2.04亿美元损失(Shew AM et.al.,2019)。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因此将其列入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快速准确的检疫检测技术能有效阻止其传播,保证稻谷安全生产。

目前对于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检测主要是传统的生物测定,直接分离以及分子检测的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实时荧光PCR(qRT-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但PCR和ELISA方法灵敏度有限,且耗时较长,qRT-PCR依赖昂贵的检测仪器并对环境中的抑制因素和污染较为敏感,容易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技术是2006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多酶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可以快速且便捷地进行核酸检测分析(Piepenburg et al.,2006)。在25-43℃的恒温条件下,RPA技术能在5-20min内实现特定核酸序列的扩增并观察到结果。本实验采用的是改进的RPA技术称为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技术(MIR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相同时间更高的荧光值(Hui Chenet al.,202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产品,包含:

上游引物:TCGCTCTCCCGAGGGAGATGACAGCCGCTACA;

下游引物:ACACGGAACACCTGGGTAGTCTCTGTAGGGAAG;以及

探针:CCATCTCAAATAAGCGCTTCCGCTATCCACTXTACTACTTCT TCCAGAT;

其中所述探针为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探针,第31位碱基T标记发光基团,第32位X为脱碱基核苷酸类似物,第33位碱基T标记淬灭基团,3’端进行阻断剂修饰;所述阻断剂用于阻断探针的聚合酶延伸。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试剂盒,其包含如上所述的组合产品。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组合产品,或如上所述的试剂盒在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产品及试剂盒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检测方便,耗时较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对伯克氏菌属的不同植物病原菌检测的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8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