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预冷的双系统低温治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7875.2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龙;徐彬凯;杨迟;张紫金;常兆华;谢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A61B1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温 制冷机 预冷 双系统 治疗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预冷的双系统低温治疗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气源、气体处理单元和压力调节单元,压力调节单元通过至少两套低温预冷系统分别与至少两个消融针相连;低温预冷系统包括冷冻消融通道和回气预冷通道:冷冻消融通道包括低温进气管路和设于此管路上的至少一耦合器和至少一制冷机,此管路的进气口与压力调节单元的出气口连接,低温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对应的一消融针的进气口连接;回气预冷通道包括回气管路和设于回气管路上的耦合器,回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此消融针的回气端连接,回气管路的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低温进气管路中的气体可通过耦合器先与回气管路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再通过制冷机预冷的冷沉进行低温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预冷的双系统低温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冷冻治疗是利用对局部组织的冷冻,可控地破坏或切除活组织的治疗方法。冷冻消融术作为微创靶向手术以创伤小、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消融冰球边界清楚、参与激活机体肿瘤免疫功能、不损伤大血管、没有明显疼痛等优势,使肿瘤的超低温靶向冷冻和热疗成为现实。近年来,冷冻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对转移性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的治疗。
现有的低温冷冻消融技术主要采用高压气体节流,如氩氦刀,其使用原理为利用高压氩气节流,缺点是使用5000psi(35MPa)的高压氩气,工作压力为3000Psi(20Mpa),利用率为15/35。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采用的是预冷型氮气节流,使用15Mpa的常规工业氮气,工作压力为10Mpa,气源利用率为5/15。因此,虽然采用工业氮气的方式可以利用低压力的工业气体,但是气体利用率偏低,因此继续一种既可以使用常规工业氮气又可以提高气体利用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预冷的双系统低温治疗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气源、气体处理单元和压力调节单元,所述压力调节单元通过至少两套低温预冷系统分别与至少两个消融针相连;
所述低温预冷系统包括冷冻消融通道和回气预冷通道:
所述冷冻消融通道包括低温进气管路和设于所述低温进气管路上的至少一耦合器和至少一制冷机,所述低温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压力调节单元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低温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对应的一所述消融针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回气预冷通道包括回气管路和设于所述回气管路上的所述耦合器,所述回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此消融针的回气端连接,所述回气管路的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低温进气管路中的气体可通过所述耦合器先与所述回气管路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再通过所述制冷机预冷的冷沉进行低温冷却。
较佳地,所述低温预冷系统还包括能量增强通道,所述能量增强通道包括能量增强管路和设于所述能量增强管路的至少一能量增强器和至少一所述制冷机,所述能量增强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压力调节单元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源中残余的余气可经过所述能量增强器和制冷机预冷后,再预冷所述制冷机中的蓄冷介质。
较佳地,所述能量增强管路包括相连通的能量增强进气管路和能量增强回气管路,所述能量增强器和制冷机均包括连通在所述能量增强进气管路上的进气通道和连通在所述能量增强回气管路上的回气通道,所述能量增强进气管路的出气口和所述能量增强回气管路的回气口之间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能量增强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压力调节单元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能量增强回气管路的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较佳地,所述低温预冷系统还包括复温通道,所述复温通道包括常温进气管路,所述常温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压力调节单元的出气口和所述消融针接头的进气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常温进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和单向阀。
较佳地,所述压力调节单元包括若干控制管路和设于所述控制管路上的压力调节阀、电磁阀和压力变送器,若干所述控制管路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气体处理单元的出气口连接,若干所述控制管路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低温预冷系统的各管路的进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7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