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6952.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童正国;邓海洋;马泽润;潘鹏;徐青;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1/08;B66B7/10;B66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机 下置式 电梯 | ||
1.一种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滑轮组(5)、补偿绳(6)、曳引机(2)、曳引绳(9)及曳引导轨(3);
所述滑轮组(5)安装于井道顶部(1a)的支撑梁(1d);
所述补偿绳(6)一端连接到轿厢(7)顶部,向上绕过所述滑轮组(5)后,另一端向下连接到对重(8)顶部;
从曳引轮(2b)绕出的曳引绳(9),前端固定连接到轿厢(7)底,后端固定连接到对重(8)底,曳引轮(2b)前侧的曳引绳(9)作为轿厢侧曳引绳(9a),曳引轮(2b)后侧的曳引绳(9)作为对重侧曳引绳(9b);
所述曳引机(2)通过其主轴驱动曳引轮(2b);
所述曳引轮(2b)及曳引机(2)通过曳引绳(9)吊起,设置于井道底部(1b)并且高于井道地板(1c);
所述曳引导轨(3)至少一端与井道地板(1c)固定连接;
所述曳引机(2)与曳引导轨(3)配合处有导向装置(4),使得曳引机(2)能沿着曳引导轨(3)做上下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组(5)包含前滑轮(5a)和后滑轮(5b);
所述补偿绳(6)一端连接到轿厢(7)顶部,向上依次绕过前滑轮(5a)和后滑轮(5b)上侧后,另一端向下连接到对重(8)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曳引机(2)竖向投影位于轿厢(7)竖向投影和对重(8)竖向投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曳引机(2)竖向投影位于轿厢(7)竖向投影和对重(8)竖向投影的中间位置;
所述曳引绳(9)绕在曳引轮(2b)上的包覆角在170°~1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下置式电梯还包括随行电缆(10);
所述随行电缆(10)固定连接到轿厢(7)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2)上部固定设置有可调节的配重(2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装置(4)能自锁,当轿厢侧曳引绳(9a)和对重侧曳引绳(9b)的张力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曳引机(2)有上抛趋势时,导向装置(4)能触发自锁功能锁定曳引机(2)不被抛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下置式电梯有左、右两个曳引轮(2b)及左、右两根曳引绳(9);
左、右两个曳引轮(2b)同轴,通过同一台曳引机(2)的主轴驱动,且转动时候保持同步;
左曳引绳从左曳引轮绕出,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轿厢(7)底、对重(8)底;
右曳引绳从右曳引轮绕出,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到轿厢(7)底、对重(8)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导轨(3)布置在左、右两个曳引轮(2b)之间,或者布置在曳引机(2)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左、右两个曳引轮(2b)之间的间隔空间安装固定有缓冲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左、右两个曳引轮(2b)的对称面为轿厢(7)左右向的中心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2)还固定连接有导向轮(2c);
所述导向轮(2c)位于曳引轮(2b)的前侧或后侧,两者轴线平行;
轿厢侧曳引绳(9a)或对重侧曳引绳(9b)还绕过导向轮(2c)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9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