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6913.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戴扬;熊怀阳;赵帅;王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25/02;A01N43/653;A01N25/14;A01P3/00;A01N63/22;A01N25/04;A01G22/20;A01G13/00;C05G3/60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刘广新 |
地址: | 5724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纹枯病 防治 方法 | ||
1.一种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是通过混合喷洒井冈霉素水剂、纹霉清水剂、纹霉清悬浮剂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与硒肥或硅肥混合物;或者井冈霉素水剂、纹霉清水剂、纹霉清悬浮剂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与硒肥和硅肥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照所需的5%井冈霉素水剂、12.5%纹霉清水剂、20%纹霉清悬浮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的每亩用量,混合硒肥或硅肥或者同时混合硒肥与硅肥,形成的混合物通过与一定量的水混合,通过喷雾的方式喷到稻株中、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硅肥混合时,按SiO2计,硅肥的施肥量为1.2-1.5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硅肥混合时,按SiO2计,硅肥的施肥量为1.25-1.35kg/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硅肥混合时,按SiO2计,硅肥的施肥量为1.3kg/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硒肥混合时,按Na2SeO3计,硒肥的施肥量为20-30g/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硒肥混合时,按Na2SeO3计,硒肥的施肥量为22-28g/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硒肥混合时,按Na2SeO3计,硒肥的施肥量为25g/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拔节期以后至抽穗期以前,按照每亩用量,采用5%井冈霉素水剂、12.5%纹霉清水剂、20%纹霉清悬浮剂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与每亩施用量的硒肥,或者硅肥,或者同时与硒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加入一定量水,通过喷雾方式施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拔节期以后至抽穗期以前,按照每亩计:
(1)、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或者,12.5%纹霉清水剂100~200毫升;或者,20%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
与硒肥20-30g/亩混合;或者与硅肥1.2-1.5kg/亩混合;或者,同时与20-30g/亩硒肥和1.2-1.5kg/亩硅肥混合;
对水50~70千克,喷雾;喷雾时喷到稻株中、基部,完成整个防治措施;
(2)、秧苗移栽密度为14~16穴/平方米,株行距均为25~27cm,每穴1~2株;
(3)、在水稻拔节期以后至抽穗期以前,共喷洒所述混合液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9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