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7级以上地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6708.6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鞠星;樊运晓;牛毅;杨昭颖;张贺然;郝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2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兴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上 地震 救灾 物资 储备 选址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7级以上地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法及系统,涉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和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确定地震震级为7级以上且地震烈度为8级以上的烈度区域;采用遥感识别建筑物技术识别和八连通方式对烈度区域进行处理以得到受灾区域;确定直升机运送救灾物资时的最远安全飞行距离以及确定研究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候选区域;根据最远安全飞行距离和受灾区域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研究区域的自然灾害、地形指数、交通条件和城市规划等,对所述选址候选区域进行筛选,以确定最佳选址区域。本发明所选择的地址区域能够达到现实可行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7级以上地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通往受灾区域的道路会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市内的救灾物资储备库也在短时间内失效,这就导致了救灾物资无法通过常规方式送达受灾区域。在7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位于合适位置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显然能及时、足量为受灾区域的灾民提供有效的民生物资保障。因此,大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对应对7级以上地震是十分关键的。
目前,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方法主要是:以最大区域覆盖法、最小时间法、P-中值等方法为基础,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选址方法模型的构建。但是上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方法均应用于道路不被破坏、高度重视救灾成本的情景下,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7级以上地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法及系统,以达到现实可行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7级以上地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法,包括:
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地震震级为7级以上的地震风险区域;
根据所述地震风险区域和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地震烈度为8级以上的烈度区域;
采用遥感识别建筑物技术识别所述烈度区域内的建筑物以生成建筑物分布图,然后采用八连通方式对所述建筑物分布图进行处理,以得到受灾区域;
确定直升机运送救灾物资时的最远安全飞行距离以及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候选区域;
根据约束条件对所述选址候选区域进行筛选,以确定最佳选址区域;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最远安全飞行距离和所述受灾区域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所述研究区域的自然灾害、地形指数、交通条件和城市规划。
可选地,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文献资料,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地震震级为7级以上的地震风险区域,具体包括:
根据研究区域的地震科学研究的预判成果和统计规律,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的地震风险候选区域;
确定每个所述地震风险候选区域对应的最大地震震级;
将所述最大地震震级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将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阈值的所述最大地震震级对应的所述地震风险候选区域确定为地震震级为7级以上的地震风险区域;其中,所述设定阈值为7。
可选地,所述地震风险区域为椭圆形区域;根据所述地震风险区域和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确定所述研究区域内地震烈度为8级以上的烈度区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风险区域和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确定地震烈度为8级时的椭圆等震线;
在所述地震风险区域上增加所述椭圆等震线后再进行椭圆形圈定,得到地震烈度为8级以上的烈度区域。
可选地,所述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