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6417.7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宿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03 | 分类号: | A61J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航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心病 急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壳体、柱状结构和基座,外壳体的封闭端上开设有安装孔,柱状结构包括杆体和杆头,杆体的端部安装有杆头,基座包括座体、管口和套管一,套管一的端口连通有套管二,外壳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座体,同时限位凸起配合在外壳体的开口内,套管二的端口配合在安装孔内,杆体和杆头均安装在套管一和套管二形成的通道内,弹性杆位于条形槽内,杆头穿过通道伸入管口内。本发明通过患者用口含住管口,通过按压盘体,实现杆体推动杆头伸出,杆头伸入管口内,储药槽内放置的冠心病急救药落入患者的口中,避免药物洒落,便于吞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冠心病患者为应对突然发病通常都随身携带相应的急救药,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患者来不及取药或者取药步骤繁琐耗时导致救治的最佳时机延误,引发严重后果,给病人及相关亲属带来无法弥补的痛苦。因此,亟需研究开发出能够使冠心病患者得到及时抢救的装置,以免产生无法挽救的后果。现有的冠心病急救装置功能单一,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包括外壳体、柱状结构和基座,所述外壳体为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封闭端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柱状结构包括杆体和杆头,所述杆体的端部安装有杆头,所述杆体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弹性杆,所述杆头侧面上设有储药槽,所述基座包括座体、管口和套管一,所述座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管口和套管一,所述管口与套管一连通,所述座体上还设有若干个绕套管一分布的限位凸起,所述套管一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所述套管一的端口连通有套管二,所述外壳体的开口上安装有座体,同时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外壳体的开口内,套管二的端口配合在安装孔内,所述杆体和杆头均安装在套管一和套管二形成的通道内,所述弹性杆位于条形槽内,所述杆头穿过通道伸入管口内,通过手动按压外壳体安装孔内的柱状结构的端部,实现杆体的端部安装有杆头伸入管口内,将冠心病急救药放置在杆头设有的储药槽内,推动杆头实现杆头缩入套管一内,套管一的侧壁完成对储药槽开口的封闭,实现药物的存储,杆头插接在杆体的端部,便于进行清洗,设有的套管二的内径大于套管一的内径,安装后的杆体上的弹性杆的凸起与套管二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增大杆体滑动的阻力,便于实现滑动后杆体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结构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安装在杆体远离杆头的端部,所述盘体位于套管二内,所述套管二的端口内安装有与盘体限位配合的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位于套管二,同时套管二的端口内安装有与盘体限位配合的限位环,实现盘体,在套管二内滑动,避免与盘体连接的杆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外侧面中部环状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另一端部弯折,弯折处向上凸起,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部位于杆体外侧面上开有的深槽内,所述深槽靠近盘体分布,所述杆体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与储药槽连通,所述腔室内放置有干燥剂,弹性杆另一端部弯折,弯折处向上凸起,设有的凸起与套管二的内壁紧密接触,避免在携带的过程中,安装的柱状结构发生晃动,并完成对柱状结构位置的限定,通过腔室内放置有干燥剂,腔室与储药槽连通,保持储药槽内的急救药处于干燥环境中,避免急救药受潮与储药槽的侧壁粘连,另外腔室的端口通过杆头封闭,便于对干燥剂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周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内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为扇形结构,所述把手的轴线处安装在矩形槽内设有的销杆上,所述套管一的外侧调节有塞体,所述塞体将外壳体的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通过外壳体的封闭端开设有的通孔与外壳体外部连通,所述下腔体通过座体底面开设有的光孔与管口内部连通,所述把手的活动端通过连杆与塞体连接,通过捏动把手向外壳体内侧转动,从而实现推动塞体沿套管一向下运动,完成对下腔体进行挤压便于实现下腔体内存储的空气经过光孔和管口进入患者的口内,便于促进患者呼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