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分解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5657.5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韦维;胡明月;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凯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薛汶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分解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分解炉燃烧器,包括中心喷嘴,所述第二风管和机体机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二风管和机体机壳端部的方向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风板,所述固定风板的内腔远离第二风管端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靠近第二风管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燃烧回火时,火焰会燃烧到中心喷嘴的内侧,令中心喷嘴内侧的温度升高,使活塞缸的内侧气体高温膨胀,膨胀气体会推动活塞板移动,使固定风板相对固定轴转动,令固定风板转动后增加风的旋流角度,令风的交叉点远离中心喷嘴的端部,在工作人员发现回火并进行处理前,令燃烧点远离中心喷嘴的端部,对中心喷嘴的端部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道分解炉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工艺加热炉以气体燃料通过燃烧器燃烧进行加热生产,其中双通道燃烧器是指将旋流风与轴流风综合在一个通道喷出,即采用环形通道射流,取消轴流风,降低一次风量,增加射流厚度,相应增加火焰刚度,使窑内温度场分布更为合理,提高燃料的完全燃烧率。
加热炉内部燃烧器在运行时,煤粉和空气的混合物从火嘴喷出并被点燃后,形成稳定的火焰,但当混合气体流速小于火焰传播速度时,火焰可能逆流传播进火孔,使燃烧在喷嘴内进行,引起回火;回火发生后,会破坏一次空气的吸入,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影响燃烧器的稳定工作,同时还引爆鸣声和噪音,令可燃混合气在混合区内脉动频率与燃烧道燃烧的脉动频率相等时,产生共振,进一步加剧了回火的强度,严重会引起爆炸,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双通道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分解炉燃烧器,具备降低回火强度、提高使用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引起回火并产生共振爆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分解炉燃烧器,包括中心喷嘴,所述中心喷嘴的外侧设有第一风管,且中心喷嘴和第一风管之间为中心风道,所述第一风管的外侧设有第二风管,且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之间为煤风道,所述第二风管的外侧设有机体机壳,且第二风管和机体机壳之间为旋流风道,所述第二风管和机体机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二风管和机体机壳端部方向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风板,所述固定风板的内腔远离第二风管端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靠近第二风管的端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外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周向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条形齿槽,所述活塞板靠近第二风管的端部一侧铰接有振动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风板远离第二风管端部的一侧呈径向尖端状,且固定风板朝向第二风管端部的面呈开口状,所述固定风板的中心线与固定轴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活塞缸的内侧填充有高压膨胀气体,且活塞缸内气体的膨胀方向朝向振动板所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靠近固定轴的侧面始终与固定轴的外侧贴近,且活塞板的表面通过齿条与条形齿槽之间啮合。
优选的,所述振动板的形状呈薄板状,所述振动板在初始状态下,振动板完全位于固定风板的内侧,所述振动板在活塞缸膨胀时,振动板完全伸出固定风板。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固定风板内侧设置的活塞缸,在燃烧发生回火时,火焰会燃烧到中心喷嘴的内侧,令中心喷嘴内侧的温度升高,高温会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传导到活塞缸的内侧,使活塞缸的内侧气体高温膨胀,膨胀气体会推动活塞板移动,活塞板移动会带动齿条移动,使齿条和条形齿槽之间相对啮合移动,使固定风板相对固定轴转动,令固定风板转动后对风道的风进行导向,增加风的旋流角度,令风的交叉点远离中心喷嘴的端部,在工作人员发现回火并进行处理前,通过固定风板的旋转作用,令燃烧点远离中心喷嘴的端部,暂时性的对中心喷嘴的端部进行保护,提高中心喷嘴端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凯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凯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