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腕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5093.5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1K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腕戴设备,所述腕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测温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过孔;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触头和弹性件,所述测温触头活动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测温触头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测温触头用于温度检测;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并用于对所述测温触头施加朝向所述壳体外侧的作用力。本发明提出的腕戴设备进行测温的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腕戴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温度检测是腕戴设备的一项重要功能。以智能手表为例,为满足测温需要,智能手表的表体背面设有热传导性能优良的测温触头,测温触头与用户手腕的皮肤接触,温度传感器检测和获取测温触头的温度,实现人体测温。但实际上,因为用户的手腕粗细不同,智能手表佩戴于用户手腕时,测温触头难以保持与用户的皮肤可靠接触,这将导致智能手表不能通过测温触头准确测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腕戴设备,旨在提升腕戴设备测温实现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腕戴设备,所述腕戴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过孔;和
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触头和弹性件,所述测温触头活动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测温触头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测温触头用于温度检测;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并用于对所述测温触头施加朝向所述壳体外侧的作用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测温触头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有容槽,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于所述容槽内,并用于检测所述测温触头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软排线和主板;
所述软排线的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测温触头连接;所述软排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槽的内壁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填充有导热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环绕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并连接所述容槽槽口的周缘和所述软排线;所述软排线遮盖所述容槽的槽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软排线背向所述测温触头的一侧设有补强件,所述补强件遮盖所述容槽的槽口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强件背向所述软排线的一侧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连接段以及第二弯折段;
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补强件背向所述软排线的一侧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有至少一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形成有限位槽;
所述第一弯折段的部分结构套接于所述安装柱,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卡簧,所述测温触头的外壁设有卡槽,所述卡簧卡接于所述卡槽,并与所述过孔的周缘抵接限位;
或,所述测温触头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过孔的周缘抵接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圈;
所述测温触头的外周壁设有至少一环槽,每一密封圈限位于一所述环槽内,并与所述过孔的内周壁密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