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及钢板桩围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920.9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四超;卓雷;秦定松;韩旭;邵海明;师忠盼;宣鑫鹏;武文家;陶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5/08;E02D7/00;E02D13/04;E02D17/02;E02D17/00;E02D17/04;E02D29/16;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费雅倩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钢板 围堰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获取施工场地的地质信息,并确定施工区域;
在所述施工区域内设置导向结构(3);
在所述导向结构(3)的导向下依次插打钢板桩(2),并在插打的过程中根据获取的所述地质信息选择水刀或气刀交替引孔,以辅助所述钢板桩(2)插打至预设深度;
完成所述钢板桩(2)的合龙,对基坑进行挖掘,并在挖掘的过程从上至下设置多个内支撑结构;
沿所述钢板桩(2)的外侧壁朝基坑底部注入封底混凝土,完成所述基坑的封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预设位置设置导向结构(3),其步骤包括:
在所述施工区域内依次确定钢板桩(2)的插打点位;
分别在确定的一圈所述插打点位的内侧和外侧沿所述插打点的排列轨迹依次插打多根钢管桩,插打完毕后在位于内侧和外侧的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分别设置导向工字钢(30);
在位于内侧和外侧的所述导向工字钢(30)上滑设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钢筋条(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导向结构(3)的导向下依次插打钢板桩(2),其步骤还包括:
调节其中一所述限位钢筋条(31)至对应的所述插打点位的一侧;
插打所述钢板桩(2),在插打的过程中分别利用位于内侧和外侧的所述导向工字钢(30)共同辅助校正所述钢板桩(2)沿内侧至外侧这一方向上的位置,还利用所述限位钢筋条(31)辅助校正所述钢板桩(2)沿左右方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插打的过程中根据获取的所述地质信息选择水刀或气刀交替引孔,以辅助所述钢板桩(2)插打至预设深度,其步骤包括:
确定当前插打深度的地质信息,若当前插打深度的地质信息为硬塑黏土或砂砾土,则采用水刀进行引孔,若当前插打深度的地质信息为泥质粉砂岩或强风化岩,则采用气刀进行引孔;
在插打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地质信息选择水刀或气刀交替引孔,直至所述钢板桩(2)插打至所述预设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打所述钢板桩(2)前还包括:
在所述钢板桩(2)的腹板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竖直设置的引孔管,并在所述引孔管的底端设置至少两个朝下方设置的引孔喷嘴;
在所述钢板桩(2)的腹板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竖直设置的注浆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打所述钢板桩(2)前还包括:
在所述钢板桩(2)的扣锁上涂抹防水剂;
所述防水剂包括硅酸盐水泥、石英砂、抗渗料粉煤灰、有机硅憎水粉、HPMC纤维素、聚氨酯单组分单双组份I型、聚氨酯单组分双组份II型、水泥基渗透结晶、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S,各组分的质量比为52:38:5:75:3:10:5:5:10,所述石英砂包括100目的石英砂和200目的石英砂,且100目的石英砂和200目的石英砂的质量比为15: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挖掘的过程从上至下设置多个内支撑结构,其步骤包括:
沿钢板桩(2)围堰的内壁设置钢围檩;
在所述钢围檩上设置内支撑结构;
继续朝下方挖掘,并依次设置所述钢围檩和内支撑结构,且挖掘深度越大,相邻两个所述钢围檩或内支撑结构之间的间距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9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