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微乳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4875.7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青;马晓鹿;边琼;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41/00;A61K47/14;A61P17/06;A61P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白静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银屑病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微乳泡沫剂,所述微乳泡沫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光敏剂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微乳泡沫剂的制备方法:1)配制含药微乳溶液:将所述光敏剂药物与相容的所述油相或水相混合,将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将含油相、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与水相按比例混合,搅拌混合形成均一的含药微乳溶液;2)将含药微乳溶液装入容器中,以含筛网泵头喷出,形成泡沫。本发明提供的微乳泡沫剂具有高效安全、制备简单、使用便利、使用感舒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乳泡沫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微乳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表皮增厚,组织病理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角化不全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较长、极易复发、很难治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银屑病根据发病部位及发病特征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寻常型银屑病(又称斑块型银屑病)最为常见,占银屑病发病率的90%。
针对银屑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局部、物理及全身治疗等来抑制角质细胞增殖并调节免疫系统。常见的局部外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地蔥酚、润肤剂、角质松解剂等;外用制剂类型包括乳膏、凝胶剂、糊剂、酊剂、泡沫剂等。如公开号为CN1140283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谷氨酰胺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银屑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银屑病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剂型可以为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或贴剂。如公开号为CN1139957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磷脂酰乙醇胺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银屑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银屑病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磷脂酰乙醇胺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银屑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银屑病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这其中泡沫剂是一种由表面活性剂、药物和其他组分组成,并含有气泡分散在液体中的制剂,泡沫剂可在添加抛射剂后由加压容器封装后喷出形成泡沫剂,也可由不加压容器封装后用特定喷头喷出形成泡沫剂。泡沫剂可分为包括水醇型泡沫剂、乳剂型泡沫剂、纳米乳泡沫剂、油泡沫剂、软膏型泡沫剂、混悬型泡沫剂等。相比于乳膏和凝胶剂,泡沫剂密度较小,更易于涂布和渗透在有毛发或皮损的皮肤表面,只需较小的剪切力即可均匀涂布开来,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外,泡沫剂在使用时只需定量喷出即可,药物封装在容器中,减小了与外界的接触,从而避免了药液的污染。
对于中重度银屑病、脓包性银屑病等难治型银屑病,简单地局部涂抹上述外用药往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与物理疗法如光疗等结合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治疗技术,是指光敏剂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下能够导致细胞损伤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目前,PDT治疗银屑病尚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前、临床试验及个别病例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PDT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2.PDT可减少炎症发病机理中细胞因子分泌,改变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模式;3.PDT可促进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T细胞的凋亡,调节自身过度免疫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微乳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微乳泡沫剂具有高效安全、制备简单、使用便利和使用感舒适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乳泡沫剂,所述微乳泡沫剂的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光敏剂药物。其中,可根据光敏剂药物的溶解性溶于水相或油相中。
本发明提供的微乳泡沫剂类型为微乳泡沫剂,微乳通过特定的泡沫泵头喷出后可形成均一的泡沫,到达皮肤后最终形成乳液状态。
所述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光敏剂药物的体积配比为(20-40):(2-5):(2-10):(20-50):(0.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4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带输送机智能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球罐焊缝自动化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