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点火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73741.3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牟宏磊;蒙洋;王烁石;刘晶晶;田磊;贾佳;范恒羽;李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客天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P5/145 | 分类号: | F02P5/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刘秀珍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点火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点火装置,包括:2.4G遥控器、2.4G接收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点火系统及引信;2.4G遥控器与2.4G接收器之间采用无线连接,2.4G接收器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采用SBUS总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与电子点火系统之间采用电信号连接,电子点火系统与引信之间采用电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遥控技术领域,采用无线2.4G遥控器代替光学收发器,可有效提高通信距离和通信稳定性、安全性;采用电流源电路,用继电器保护和控制,使电路上设计更加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节省更多空间。将整个电子点火系统模块化,使整个点火装置更加容易维护和检修,如果一个模块出现问题可立即更换,不会影响正常的点火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遥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控制点火装置最基本的功能是点火提前控制。该装置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目的。
现有的电子点火装置是通过光发射器、光接收器、需要进行光的调制解调,将发射信号解析,并控制引爆器,引爆引信。电子点火的引爆原理都是通过高压放电火花来点燃引信。其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晶闸管、储能电容,还需要配合倍压电路、放大电路、震荡电路等等,不但设计难度大,系统复杂,而且设计周期长,电路稳定性不高,特别不利于维护和检修;无线遥控方面,老式的点火装置采用光学收发器,同样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过大、通信距离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点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点火装置,包括:2.4G遥控器、2.4G接收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点火系统及引信;
所述2.4G遥控器与2.4G接收器之间采用无线连接,所述2.4G接收器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采用SBUS总线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电子点火系统之间采用电信号连接,所述电子点火系统与引信之间采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2.4G无线遥控器上的相关按钮,通过若干个按钮的多次配合,通过无线传输将点火指令发送至2.4G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2.4G接收器把接收的点火指令通过SBUS协议转发给电子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SBUS协议并解析,分析出2.4G遥控器发出的点火指令,并控制电子点火装置工作。
优选的,所述电子点火系统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电流源输出电路及待电子点火控制电路;
电源转换电路与电流源输出电路采用电连接,待电子点火控制电路与电流源输出电路采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输入的电压转换到电流源可用的电压范围内,电流源输出电路在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产生满足引信引燃的电流。
优选的,所述电子点火控制电路通过光耦芯片隔离控制继电器吸合,使引信接入电流源输出电路,并在合理的电流作用下把引信点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采用无线2.4G遥控器代替光学收发器,可有效提高通信距离和通信稳定性、安全性;改进点火电路,将原有的高压点燃引信改为电流点燃引信;摒弃原有的晶闸管、储能电容、倍压电路、放大电路、震荡电路等,本设计采用电流源电路,输出稳定的符合引信引燃的电流,并用继电器做隔离保护和控制,使电路上设计更加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节省更多空间。将整个电子点火系统模块化,该特点会使整个点火装置更加容易维护和检修,如果一个模块出现问题可立即更换,不会影响正常的点火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子点火装置的装置控制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客天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创客天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