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仓储、运输和智能终端联动的LNG管理方法及物联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3047.1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涛;付林;葛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惠道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仓储 运输 智能 终端 联动 lng 管理 方法 及物 联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仓储、运输和智能终端联动的LNG管理方法及物联网系统,方法包括:采集LNG的仓储、物流运输和智能终端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收到的所有数据在经过预处理后,存储至对应的服务器数据库,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实时监测LNG的使用情况、仓储以及运输情况,并在用户平台中根据用户权限显示对应的信息;各个用户通过用户平台发送LNG使用需求、费用支付、采购管理以及运输调配的控制信息,并通过管理平台下发至仓储、运输车以及智能终端,实现LNG的实时管理。本发明降低LNG的管理难度,实现了对LNG的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可视化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仓储、运输和智能终端联动的LNG管理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20年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天然气的供应量是3317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占280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占512亿立方米。在“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在国内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5.8%增至2020年的8.5%,贡献了27%的能源消费增量。预计2025年天然气需求将增至437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6.2%,未来几年内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爆炸式增长状态。2021年8月,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公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形。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远郊区县、山区、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管道辐射不足的区域内,无法使用优势明显、安全、洁净的天然气来进行生活、工作。据统计,目前国内近6亿人仍然无法使用天然气。
然而,远郊区县、山区、农村燃气市场是城镇燃气的潜在市场,这些地区的能源供应作为国家整个能源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供应与消费必然影响到中国能源的供求形势。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县、山区、农村战略转移,需要建立高效、安全、经济的能源供应体系。
LNG的出现实现了天然气能源结构的重大改变,使天然气的应用场景,不再依托于管道、管输,而转换为可以依托天然气储运装备构建的应用场景,满足更多种用户的需求。“十三五”时期沿海LNG接收站布局不断完善,新增LNG接收能力4920万吨/年,对国内天然气能源结构布局,重点地区冬季保供作用进一步提升。目前,在用气量大、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往往都采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其投资成本大、运行成本高,近年来管道敷设成本逐年升高,其管输能力逐渐达到上限。但是对于那些中小城镇以及距城市或天然气管道很远但是能源消耗很大的企业,可能根本得不到管道输送的天然气,这种情况下,LNG的优势相当的明显。LNG已成为目前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过渡气源,也是许多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补充气源或调峰气源。
但是,目前LNG天然气的供应和输配等过程的运营管理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缺乏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的管理,距离国家“数字能源”的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乡村地广人稀,用户点相当地分散,数据系统之间距离较远,不同系统的数据结构也不同,以及对系统资源的调度重复、复杂,将降低系统性能,对LNG的管理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仓储、运输和智能终端联动的LNG管理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仓储、运输和智能终端联动的LNG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LNG的仓储、物流运输和智能终端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
步骤2:管理平台将收到的所有数据在经过预处理后,存储至对应的服务器数据库,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步骤3:通过管理平台实时监测LNG的使用情况、仓储以及运输情况,并在用户平台中根据用户权限显示对应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惠道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惠道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控加工中心工件加工用固定夹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