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学原理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2043.1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敏;王新科;万宏凤;李敏;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广东问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26 | 代理人: | 孙毅俊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电学 原理 教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学原理教具,解决了现在教具不能很好的保护元器件避免线路连接问题导致元器件损坏,同时不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故障分析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安装电气元件的面板以及和面板配合使用的电源模块、控制器和PC机,学生能够通过PC机设计电气元件在面板上放置的位置,随后将电气元件安装在面板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连线习惯,本发明的电气元件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检测线路和实体线路,默认在完成电气元件接线后,首先连通的是检测线路,可通过设置在检测线路内的检测元件,将线路中电流电压信息反映在PC机上,学生可根据电流电压信息进行线路分析,激发学生自主学生的兴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学教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学原理教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电路学习过程中,是少不了进行实操的,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电路图对元器件进行相应的连接,并根据完成的电路结构,利用一些检测元件完成电路的分析,并完成一些电学原理操作;
目前针对电学原理的教具有很多种,市面上常见的是采用积木形式将各个元器件安装在面板上,导线、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出密封较好较为安全,但是,这种教具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若出现短路现象,极容易造成元器件损坏,更换成品将会增加使用成本,同时也不能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故障的分析,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学原理教具,解决了现在教具不能很好的保护元器件避免线路连接问题导致元器件损坏,同时不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故障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部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学原理教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上间隔排列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竖向滑动配合有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之间呈90°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用于配合连接元件模块,所述元件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安装在外壳内的检测线路和实体线路,所述检测线路和实体线路之间设置有转换机构用于转换两个线路的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上与面板配合用于固定元件模块的锁紧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安装电气元件的面板以及和面板配合使用的电源模块、控制器和PC机,学生能够通过PC机设计电气元件在面板上放置的位置,随后将电气元件安装在面板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连线习惯;
2、本发明的电气元件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检测线路和实体线路,默认在完成电气元件接线后,首先连通的是检测线路,可通过设置在检测线路内的检测元件,将线路中电流电压信息反映在PC机上,学生可根据电流电压信息进行线路分析,激发学生自主学生的兴趣;
3、本发明中还设置有用于转换检测线路和实体线路连接的转换机构,通过一带动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配合块与扇形的转动板配合,切换两个线路的连通关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二。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三。
图6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四。
图7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五。
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六。
图9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七。
图10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八。
图11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视图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2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