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光镜系统及车灯模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0830.2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蓝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0 | 分类号: | F21S41/20;F21S41/25;F21V17/00;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祁春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光镜 系统 车灯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光镜系统及车灯模组系统,光源设置于配光镜的入光端的焦点位置,投影透镜一体成型设置在配光镜上;配光镜包括配光镜入光面和配光镜本体,投影透镜包括投影透镜本体和投影透镜出光面;投影透镜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在配光镜本体上,配光镜入光面设置在配光镜本体远离投影透镜本体的一侧壁上,投影透镜出光面设置在投影透镜本体远离配光镜本体的一侧壁上。本发明通过集成化设计减小了配光镜系统的尺寸,增加尺寸灵活度,多配光镜系统组成的车灯模组造型更多样,设置更灵活,空间限制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配光镜系统及车灯模组系统,尤其是一种超高集成化且开口极窄的车灯模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灯远近光模组都是开口较大的双功能或者两个单功能分开的模组形式,外观造型上为一个发光单元或者两个发光单元,造型单一,可变性低。为此, 现有技术中存在由多个小单元组合形成远近光功能的车灯照明形式,这些小模组单 元组合的形式可以带来更多样性的造型布置,使得车灯外观不再一成不变。
但是单个远近光模组单元光效较低,并且需要借助一个实质的挡光板来形成车灯截止线COL,若需提高光效,还需在遮光板表面镀金属膜,除此之外,现有技术 中投影透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投影透镜设置的存在必然导致零部件增多, 从结构设计方面,会造成零件数量增加,装配复杂,人工和装配工作增加,导致成 本上升和安装调节难度增加,整体结构复杂,适应性大大降低,从光学角度方面, 投影透镜会倒置通过其本身的光线和像,因此,如果应用于远近光模组或者多个小 模组配合使用实现远光、近光、远近光集成等方案时,由于投影透镜设置于系统出 射位置空间,必然会倒置光线和像,因此多个小模组的位置设置会存在上下、或左 右等互相之间的位置限制,无法做到完全的灵活设置,造型灵活度不高,空间灵活 度同样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光镜系统及车灯模组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光镜系统,包括光源、配光镜以及投影透镜,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配光镜的入光端的焦点位置,所述投影透镜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配光镜上;
所述配光镜包括配光镜入光面和配光镜本体,所述投影透镜包括投影透镜本体和投 影透镜出光面;所述投影透镜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配光镜本体上,所述配光镜入光面设置在所述配光镜本体远离所述投影透镜本体的一侧壁上,所述投影透镜出光面设置在所述投影透镜本体远离所述配光镜本体的一侧壁上;
所述光源发出光线,所述光线到达所述配光镜入光面,所述光线通过所述配光镜入 光面后依次通过所述投影透镜本体、所述投影透镜出光面射出。
优选的,所述配光镜还包括配光镜侧面和初级配光面;
所述配光镜侧面设置在所述配光镜本体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配光镜侧面位于所述 配光镜入光面和所述投影透镜出光面之间;
所述初级配光面设置在所述配光镜本体上,所述初级配光面位于所述配光镜入光面 和所述配光镜侧面之间;
所述光源发出光线,所述光线到达所述配光镜入光面,所述光线通过所述配光镜入 光面到达所述初级配光面,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初级配光面的全反射后通过所述投影透镜 出光面射出。
优选的,所述配光镜还包括截止线结构,所述截止线结构设置在所述配光镜本体上, 所述截止线结构设置在所述配光镜系统所在车灯模组系统的焦点处。
优选的,所述截止线结构具有台阶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平面、斜面以及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高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二平面向所述第一平面倾斜° 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灯模组系统,包括上述的配光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0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