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磁电偶极子隐身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0801.6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娟;孙玉荣;杜玉彪;孟雯雯;郭卫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10;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磁电 偶极子 隐身 天线 | ||
1.一种宽带磁电偶极子隐身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上层金属贴片(1)、介质基板(2)、下层金属贴片(3),其中:
所述上层金属贴片(1)包括由多个第一金属片(11)和多个第二金属片(12)按照随机排布方式组成的外围金属片阵列,以及位于阵列中心的第三~第七金属片(13、14、15、16、17);所述第一金属片(11)、第二金属片(12)结构相同且均呈船型结构,所述船型结构包括中间的矩形金属片,矩形金属片的上下对称设置弧形贴片、左右对称设置三角弧形贴片;第一金属片(11)的矩形金属片由竖直方向朝左旋转45度,第二金属片(12)的矩形金属片由竖直方向朝右旋转45度;第三~第六金属片(13、14、15、16)为呈田字分布的正方形金属片,第三金属片(13)、第四金属片(14)、第五金属片(15)、第六金属片(16)顺次设置于田字的左上、左下、右下、右上,中间形成十字形缝隙;第三~第六金属片(13、14、15、16)的内侧分别设置一组金属通孔,依次为第一~第四组金属通孔(21、22、23、24),每组金属通孔的数量为3个;第七金属片(17)为矩形金属片,设置于十字形缝隙的纵向缝隙中,第七金属片(17)的底部边缘设置第一通孔(25);
所述介质基板(2)被第一~第四组金属通孔(21、22、23、24)和第一通孔(25)贯穿;
所述下层金属贴片(3)由贯穿介质基板(2)的第一~第四组金属通孔(21、22、23、24)以及第二通孔(31)组成,第二通孔(31)的半径大于第一通孔(25),且第二通孔(31)用于输入能量;所述第一金属片(11)的主体为第一矩形金属片(115),该第一矩形金属片(115)的上下两侧分别增加第一弧形贴片(111)和第二弧形贴片(112),左右两侧分别增加第一三角弧形贴片(113)和第二三角弧形贴片(114);
所述第二金属片(12)的主体为第二矩形金属片(125),该第二矩形金属片(125)的上下两侧分别增加第三弧形贴片(121)和第四弧形贴片(122),左右两侧分别增加第三三角弧形贴片(123)和第四三角弧形贴片(124);
第三金属片(13)、第四金属片(14)、第五金属片(15)、第六金属片(16)分别将正方形金属片的左上、左下、右下、右上边缘角设置成弧形角,每个金属片大小相同,其中第三、四金属片(13、14)和第五、六金属片(15、16)关于中心轴对称,第三、六金属片(13、16)和第四、五金属片(14、15)关于中心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磁电偶极子隐身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贴片(111)和第二弧形贴片(112)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于第一矩形金属片(115)上下两侧,第一三角弧形贴片(113)和第二三角弧形贴片(114)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于第一矩形金属片(115)左右两侧;
第三弧形贴片(121)和第四弧形贴片(122)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于第二矩形金属片(125)上下两侧,第三三角弧形贴片(123)和第四三角弧形贴片(124)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于第二矩形金属片(125)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磁电偶极子隐身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三金属片(13)、第四金属片(14)、第五金属片(15)、第六金属片(16),具体如下:
第三金属片(13)将左上角的直角换成弧形角,并在右下角边缘处设有3个直径相等的第一组金属通孔(21);
第四金属片(14)将左下角的直角换成弧形角,并在右上角边缘处设有3个直径相等的第二组金属通孔(22);
第五金属片(15)将右下角的直角换成弧形角,并在左上角边缘处设有3个直径相等的第三组金属通孔(23);
第六金属片(16)将右上角的直角换成弧形角,并在左下角边缘处设有3个直径相等的第四组金属通孔(24);
所述第一~第四组金属通孔(21、22、23、24)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七金属片(17)设置于第三、四金属片(13、14)和第五、六金属片(15、16)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一通孔(25)的直径小于第一~第四组金属通孔(21、22、23、24)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08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范氟脂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