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智能化新型厌氧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5475.X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逸;陈礼国;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65/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智能化 新型 反应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智能化新型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污水循环组件,还包括:过滤组件,设于罐体内的上部空间,由多张滤膜围成至少一个过滤空间并经集水管与出水口相连通;清洁组件,配置为用于使滤膜具备设定的透水率;颗粒检测组件,配置为用于检测集水管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并输出浓度检测信号;控制组件,接收并响应于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清洁组件动作,通过利用金属筛网作为大孔径滤膜滤膜,依靠污水过滤时于滤膜上形成的泥饼层作为拦截过滤层,能够有效降低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提升可处理污水的浓度及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清洁组件实现滤膜的自动清洁,避免滤膜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智能化新型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相关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现代高效厌氧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器形式之一,污水从反应器底部进入,靠水力推动,污泥在反应器内呈膨胀状态。混合液充分反应后进入截面积扩展的沉淀区,经三相分离器,产生的沼气从上部进入集气系统,污泥靠重力返回反应区,为了增加反应区生物量,有时会往反应器中投加软性填料,为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表面。在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中,还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MBR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MBR膜将常规生物处理(例如活性污泥)工艺与膜过滤相结合,可提供较高水平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去除效果。
基于上述两种污水处理工艺,若能将二者结合使用,其能够大幅度提升厌氧污泥浓度以及污水和污泥之间的传质效率,可以提升COD容积负荷以及COD去除率。
曾经有发明人尝试将MBR膜和UASB工艺结合应用,但最终未能达到设定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胞外聚合物造成膜堵塞,厌氧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比好氧过程产生更多的胞外聚合物,厌氧排泥少,细胞自溶、自分解的现象普遍,因此膜堵塞的速率比好氧反应器高。
如何有效的克服上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MBR膜和UASB工艺相结合使用,显然对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厌氧反应器中滤膜容易堵塞这一问题,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智能化新型厌氧反应器,其采用大孔径膜替代原有的MBR微滤膜或超滤膜,由过滤时于大孔径膜上生成的泥饼层拦截、过滤有机物和悬浮物,同时设置用于改变过滤膜通过率的防堵塞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厌氧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智能化新型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污水循环组件,还包括:
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的上部空间,由多张滤膜围成至少一个过滤空间,至少一个所述过滤空间经集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清洁组件,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滤膜震动和/或采用洗刷方式将滤膜上设定量的污泥刮除以使滤膜具备设定的透水率;
颗粒检测组件,配置为用于检测集水管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输出浓度检测信号;
控制组件,与所述清洁组件控制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颗粒检测组件输出的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清洁组件的动作;
其中,所述滤膜由金属筛网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金属筛网作为大孔径滤膜滤膜,依靠污水过滤时于滤膜上形成的泥饼层作为拦截过滤层,能够有效降低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SS),提升可处理污水的浓度及污水处理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上升流速,彻底消除上升流速的限制,污水和污泥之间剧烈混合,充分传质,大幅度提升传质效率;并且取消了三项分离器以及水封罐,简化了设备复杂程度,提升了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利用清洁组件能够实现装置的自动清洁,避免因滤膜堵塞而导致处理效率下降。
进一步的,多张所述滤膜经安装架组合成过滤网框,形成所述过滤空间,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罐体内侧壁之间经一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罐体内侧壁或安装架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5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贯通桥减速器总成
- 下一篇:用于显示电话会议会话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