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5458.6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刚;徐远纲;孟勇;赵永坚;赵杰;王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95;B01F35/10;B01F35/12;B01F35/30;B01F35/32;B01F35/33;B01F35/45;B01F35/71;B01F35/7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配煤掺烧用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驱动力,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连接搅拌机构的输入端,搅拌机构的输出端与推动机构的输入端啮合,推动机构的外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上连接有清理组件,所述罐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用于对罐体的内侧壁进行清理。本发明能够使煤料的充分搅拌混合,保证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了混合完成的煤料能够满足要求,从而保证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电厂配煤掺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掺烧技术是煤在锅炉燃烧时,将若干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比例参配后完成发电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煤种的成分,按照要求,进行掺配混合,使最终配出的煤在性能指标上达到或接近锅炉的设计煤种要求,以使锅炉效率高、出力足,环保性能好。可在煤场堆煤时预混或通过不同皮带向同一煤斗输煤时预混,还可以在煤码头预混。该配煤方式对煤场较小的电厂不易实现,另外,对从不同皮带向同一煤斗输煤的方式,其混煤比例不易精确控制(应在输煤皮带分别设置计量装置);但对于如某些有铁路运输和海运能力的大型集团公司来说,将需要掺配的两种煤(如神华侏罗纪煤和石炭纪煤)集中到铁路中转地或煤码头,按照供应电厂锅炉的抗渣能力水平预先掺配成适当比例后装船,这样供应到电厂的混煤时可以被电厂锅炉直接燃用,减少了中间若干环节,提高了掺混煤的使用比例和效率。
现有的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在进行混合时无法做到对煤料的充分均匀混合,会使得混合后的煤出现煤质较差的情况,影响锅炉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对混合完成,无法做到对混合装置的内壁进行有效的清理,使得混合装置内部长期粘附大量煤,对混合装置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能够使煤料的充分搅拌混合,保证混合的均匀性,保证了混合完成的煤料能够满足要求,从而保证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电厂配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管3,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4,所述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驱动力,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连接搅拌机构6的输入端,搅拌机构6的输出端与推动机构7的输入端啮合,推动机构7的外侧壁与罐体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7上连接有清理组件9,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清理组件9,所述清理组件9用于对罐体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所述罐体1的内部安装开关机构8,开关机构8用于间歇性打开加料管3。
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伺服电机51、转轴52、输送辊53、和搅拌杆54;所述伺服电机51的底部与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与转轴5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2的外侧壁底部与输送辊5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54的端部与转轴5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53的外侧壁与排料管4的内侧壁相贴合,搅拌杆54在转轴52上分层设置,每一层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
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转杆61、搅拌片62、齿轮63和齿圈64;所述转杆61的一端与齿圈64的侧壁内部通过轴承相连接,齿圈64设置在推动机构7的推环71上,所述搅拌片62的端部设置在转杆61的外侧壁上,所述齿轮63的内侧壁与转杆6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轮63的外侧壁与所述齿圈64的侧壁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转杆61的另一端设置在驱动装置5的转轴52上,转轴52带动转杆61旋转。
所述转杆61与转轴52垂直设置,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搅拌片62等间距设置在转杆61上,每一个竖直方向上设置两个搅拌片62,搅拌片62相互之间不在一条竖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5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