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5057.0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刘浩;杨胜;郑金中;王伟强;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中润化学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2/14 | 分类号: | C08F212/14;C08F220/36;C08F220/56;C09K8/588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夏兴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原油开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驱油添加剂为由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三种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三元聚合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油溶性降黏剂与CO2复合吞吐的方法存在油溶性降黏剂费用高、用量大且对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提升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是指地层原油黏度大于50mP·s、原油相对密度大于0.92的原油,我国稠油油藏分布广泛,埋藏深度一般在10m-2000m之间,因其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导致油田的采收率很低。
应用CO2开发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气采收率,对于稠油而言,CO2溶解在原油中,可以降低原油黏度从而增强原油的流动性,但是,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小,CO2单独作业与稠油开发,效果并不显著。即使采用油溶性降黏剂与CO2复合吞吐的方法,也存在油溶性降黏剂费用高、用量大且对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提升不明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以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油溶性降黏剂与CO2复合吞吐的方法存在油溶性降黏剂费用高、用量大且对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提升不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所述驱油添加剂为由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三种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三元聚合物,所述三元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x、y、z分别为三元聚合物中重复结构单元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 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个数,x为100-300,y为20-100,z为100-30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油添加剂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100000。
本发明中,驱油添加剂的数均分子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
本发明还提出了制备上述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黏度的驱油添加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后,加入引发剂,得到混合物料;
S2、将混合物料在60-80℃反应1.5-2h,得到驱油添加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4-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比为(6-15):(1-5):(6-1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1-丙烯酰氧基-2-吡咯烷酮、丙烯酰胺、4- 乙烯基苯甲酸甲酯总质量的1.5-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S2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具体为:将反应液旋蒸除去N,N二甲基甲酰胺,然后用正己烷沉淀,过滤、干燥,得到驱油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中润化学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沧州中润化学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5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