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自发增粘的稠油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4974.7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波;贾鹤飞;蒲万芬;何天双;陈菊涛;邓庆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就地 自发 稠油驱油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就地自发增粘的稠油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驱油体系由表面活性剂体系和占表面活性剂体系4~6vol%的稠油按以下步骤制得:将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碱性盐、氯化钠常温下溶解在纯水中搅拌均匀,制得表面活性剂体系,将稠油加入到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搅拌均匀,密封溶液所在的容器后放入恒温箱中保温一段时间,保温后取出容器使容器内溶液混合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即得所述驱油体系;本发明中得到的“缺油”微乳液,可以实现体系和稠油之间超低的界面张力(IFT)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流变特性,使得本发明中自发增粘稠油驱油体系能够自发增粘而具有较高的黏度,避免了现有稠油油藏驱油过程中注入的聚合物段塞滞留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差、后续注入压力上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就地自发增粘的稠油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稠油资源量十分丰富,并且稠油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极其广泛,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世界上有超过3.3万亿桶的稠油和5.5万亿桶的沥青资源,其中以加拿大稠油资源最为丰富。稠油的开采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稠油的开采技术发生了飞速的进步。截止目前,对于稠油的开采,主要是以稠油热采技术(包括火烧油层,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为主。但稠油热采仍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对于储层深度大,厚度小的油层,如果仍采用热采方式进行采油,不可避免伴随巨大的热量损失,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增加成本,降低项目收益。其次,热采过程伴随大量碳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大。
相比于稠油热采,化学驱方法因其低成本,效率高,污染小,零排放的优势而潜力巨大。化学驱油的关键在于了解化学物质本身的稳定性,化学物质和原油之间的相态以及界面张力情况,化学配方的组成的环保性能以及化学品的经济适用性。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P)二元复合驱、泡沫驱、聚合物凝胶调剖堵水和纳米材料驱等,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更加经济高效的驱油方案。
稠油具有粘度高,流动性差的特性。因此对稠油油藏的冷采方法,主要方法是通过注入化学体系降低原油粘度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注入化学体系和原油之间的低界面张力特性可以提高微观洗油效率;化学驱过程中由于原位形成微乳液或乳液和稠油之间的粘度相差较大,并且由于体系和原油之间超低的界面张力使得波及效率不高,容易形成优势通道,一旦形成优势通道,后续体系很难与剩余油发生反应,使得驱油效率降低。为了改善这种缺点,化学体系段塞要保持一定的粘度或者化学体系段塞与聚合物段塞结合的方式来调整段塞剖面使驱替更加稳定,提高体系的波及效率。但是化学驱采用多段塞组合的方式势必会增加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此外,考虑到稠油油藏中稠油的流动性差和低渗透油藏中储层物性差等原因,聚合物的滞留会导致残余阻力系数增大而伤害储层物性,使驱替压差上升。这些因聚合物的使用造成的问题不仅会导致成本增加、工程量增加、工序复杂,还增加了设备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就地自发增粘的稠油驱油体系,实现体系和原油之间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同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粘度“缺油”微乳液,即体系的含油量低于微乳液的增溶能力,具有流度控制作用,解决了现有稠油化学驱油体系使用聚合物作为调整段塞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就地自发增粘的稠油驱油体系,由表面活性剂体系和占表面活性剂体系4~6vol%的稠油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各组分组成如下:
表面活性剂,占体系的2wt%;
助溶剂,占体系的1wt%;
碱性盐,占体系的1wt%;
氯化钠,占体系的0~3wt%;
余量为纯。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氧基硫酸盐,其分子式为R(PO)4(EO)SO4Na,其中,R为碳原子数C=8~22的直链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