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4509.3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柯;狄尚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N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原生 混沌 工程 实验 实现 观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包括S1、创建云原生应用对象;S2、部署可观测性数据采集方式;S3、创建混沌工程实验的演练计划;S4、构建实验观测面板;S5、生成实验架构感知图;S6、运行演练计划;S7、演练完毕。优点是:针对云原生环境下进行混沌工程实验无法针对性的实现全面观测、无法准确验证实验效果等缺陷;本发明实现了在云原生环境下大幅提升对混沌工程实验的观测能力,协助实验人员更加准确的验证实验的稳态假说设定,进而极大提高混沌工程实验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原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云原生已经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云原生K8s(Kubernetes)技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高效统一的有力支撑,但同时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在系统优化、故障诊断、高可用性验证等众多方面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的推广,有效的缓解了此问题。客户通过在生产环境或准生产环境,主动引入各层面的故障,并结合相应的可观测手段,发现目标系统中的潜在隐患,及时优化和修正以提升目标系统的业务韧性。
目前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的观测手段,主要基于现有监控系统或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应用性能管理)系统,对系统性能指标、服务链路调用、系统应用日志等进行采集和监控,但无法对实验中的故障注入类型、目标对象、爆炸半径、业务影响范围等进行针对性的全面观测,无法准确验证混沌工程实验是否满足相应的稳态假说设定,实验成功率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为满足云原生环境下混沌工程实验对可观测性的能力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对云原生混沌工程实验实现可观测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云原生应用对象;
实验人员结合实际业务系统的架构部署情况,基于云原生应用模型创建各个应用对象,同时采用K8s API自动检索应用对象所属的K8s集群和命名空间中包含的所有节点;将应用对象和节点存储在配置管理数据库内,作为后续实验的目标对象;
S2、部署可观测性数据采集方式;
针对K8s集群中各云原生应用,配置相应的数据采集方式;
S3、创建混沌工程实验的演练计划;
创建复杂的演练流程并配置演练必备的相关参数;
S4、构建实验观测面板;
针对指定的演练计划,采用多模型融合推荐算法,自动生成最佳观测效果的可视化的实验观测面板;
S5、生成实验架构感知图;
针对故障注入的目标对象和爆炸半径以及配置管理数据库内云原生应用的关联关系,通过调用kube-apiserver的Discovery和RESTMapper接口,自动绘制K8s集群的可观测性拓扑图,即实验架构感知图,并在可观测性拓扑图中明确标识目标对象以及爆炸半径内涉及的所有K8s资源对象;
S6、运行演练计划;
开始运行演练计划,注入实验故障和流量,结合关联的实验观测面板和实验架构感知图,实时掌控演练进度、目标对象状态、爆炸半径影响度、关联应用影响度,进而实现对实验效果的全面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4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入式心脏监视器用标测工具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捕集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