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3329.3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森;刘巧;王智慧;左志平;李小飞;戴欣;孙跃;苏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40;H02J50/12;H02J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输出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1.一种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量输入线圈和一个能量输出线圈,每一个能量输入线圈均配置有DC/DC模块、DC/AC模块和原边补偿网络,在所述能量输出线圈上配置有副边补偿网络、AC/DC模块和并网/离网逆变器;所述DC/DC模块用于连接直流电源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所述DC/AC模块用于将所述DC/DC模块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变化为高频交流电压,且多个所述DC/AC模块输出的高频交流电压同频同相;所述多个能量输入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耦合到所述能量输出线圈上,所述AC/DC模块将所述能量输出线圈拾取到的高频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所述并网/离网逆变器接入电网或用电设备实现系统输出;所述原边补偿网络和副边补偿网络分别用于对原边和副边的阻抗进行调节,以提高电能传输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线圈按照单匝或多匝长轨道的形式沿预设路径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入线圈设置滑动式能量发射座上,且设置为E形线圈、T形线圈、U形线圈或者平板线圈形式;所述滑动式能量发射座沿所述能量输出线圈的铺设路径滑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式能量发射座滑行过程中,所述能量输入线圈和所述能量输出线圈之间的相对间距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两个交错并联Boost电路,所述DC/AC模块为全桥逆变器,针对每个能量输入线圈还配置有用于驱动所述DC/DC模块和所述DC/AC模块的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补偿网络和所述副边补偿网络均采用LCC补偿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模块采用全桥不可控整流电路或全桥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并网/离网逆变器采用三相逆变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线圈按照废旧电池剩余电量回收车间生产流水线布置,所述滑动式能量发射座上可拆卸安装废旧电池,且通过所述DC/DC模块与废旧电池的正负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能量输入线圈之间预留有预定距离的水平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输入线圈上配置有开关元件,当废旧电池剩余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元件让所述能量输入线圈呈开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3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SPL-SNCS氮化硅流延浆料
- 下一篇:一种复式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