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BSE的智能感知体系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0792.2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1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星;党宇恒;李尚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bse 智能 感知 体系 可靠性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MBSE的智能感知体系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智能感知体系的结构,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实体域;
基于所述实体域和业务需求驱动的建模方法,分域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逻辑模型;
基于所述逻辑模型和模型驱动方法,构建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物理仿真模型;
基于所述物理仿真模型,计算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响应可靠度;
基于所述响应可靠度,优化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可靠性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域包括: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用户角色域、信息服务域、感知控制域、目标对象域和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型包括:需求模型、用例模型、活动模型、时序模型、结构模型、正常故障状态转移模型和参数模型;
基于所述实体域和业务需求驱动的建模方法,分域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逻辑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信息服务域,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需求模型;
基于所述需求模型和所述信息服务域与所述用户角色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用例模型;
基于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业务功能逻辑关系,深化所述用例模型中的功能用例,并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活动模型和时序模型;
基于所述信息服务域和所述感知控制域之间的功能分配关系,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结构模型;
基于可靠性设计需求,捕捉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各模块的状态并建立正常故障状态转移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域和所述需求模型,建立参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逻辑模型和模型驱动方法,构建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物理仿真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结构模型,搭建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多智能体仿真的架构;
基于所述活动模型,构建所述多智能体仿真中各智能体的行动图;
基于所述正常故障状态转移模型,构建所述多智能体仿真中各智能体的状态图;
基于所述时序模型,构建所述多智能体仿真中各智能体的协议图;
基于所述参数模型,设计所述多智能体仿真的输入输出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物理仿真模型,计算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响应可靠度,包括:
利用如下算式计算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响应可靠度:
其中,Rresponse为所述响应可靠度,n为单位信号总数,r(t)为t时刻能及时正确响应单位信息的数量,1(T)是单位信息为超时状态的指示函数,T为单位信息时延,1(△)是单位信息为偏移状态的指示函数,△为单位信息精度。
6.一种基于MBSE的智能感知体系的可靠性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第二建立模块,第三建立模块,计算模块和优化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智能感知体系的结构,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实体域;
所述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体域和业务需求驱动的建模方法,分域建立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逻辑模型;
所述第三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逻辑模型和模型驱动方法,构建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物理仿真模型;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物理仿真模型,计算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响应可靠度;
所述优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响应可靠度,优化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可靠性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域包括:所述智能感知体系的用户角色域、信息服务域、感知控制域、目标对象域和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07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式播种机